5、太康之治
太康之治,也称为太康盛世,是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中国后出现的一个经济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历时十年,因年号“太康”而得名。太康之治的背景是西晋立国之初,司马炎意欲有所作为,于泰始初年颁布了一些旨在移风易俗、革除弊政的措施。例如,他撤销了对曹魏宗室和汉朝宗室的督军,宣布解除对他们的禁锢,罢除了曹魏政府对出镇、出征将士留取人质的法令,并恢复了被曹魏废止的谏官制度。同时,司马炎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并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在经济上,实施了占田制,使农民依法占有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
太康元年(280年)到太康十年(289年)期间,西晋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这个时期特点是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四海平一,天下康宁。因此,这个时期被史称为“太康之治”。
太康之治是西晋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标志着西晋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显著改善和发展。这个时期的发展为西晋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但也为其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