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流民起义
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发生在晋朝晚期,时间从晋元康六年(296年)持续到建兴三年(315年)。这场起义是由各族流民反抗西晋王朝的一次大规模起义。起义的背景是西晋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经济困难,其中包括宗室诸王的争权夺位、连年的战乱、天灾不断以及赋税沉重。这些因素导致了大量民众被迫沦为流民,生活困苦。
起义的主要过程包括多个阶段。例如,匈奴人郝散在元康二年(292年)起兵攻上党,其弟郝度元随后联合其他民族的民众起兵反晋。在永宁元年(301年),略阳(巴氐)人李特和李雄领导秦、雍六郡流民在益州起义。起义军在多地击败晋军,攻占城池。李特死后,其弟李流和儿子李雄继续领导起义军,并在太安二年(303年)攻下成都,李雄后来称帝,建立了成汉政权。
尽管各族流民起义最终失败,但它们沉重地打击了西晋的统治,加速了西晋的灭亡。这些起义是西晋末年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