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庚戌土断
庚戌土断是东晋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废除侨置郡县,并将侨民编入所居住的郡县户籍。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
在东晋时期,政府曾在南方地区设立了许多以北方沦陷地区命名的侨置郡县,用于安置南渡的流民。这些侨置郡县没有实际的辖区,也不征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区逐渐成为了南渡士族隐藏户口、逃避税役的地方,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为了整顿这种状况,晋成帝司马衍在咸康七年(公元341年)开始实施土断政策,命令侨寓的王公以下人员将户口编入所在郡县。这项政策要求严格清查户口,并对隐匿户口的贵族地主进行惩处。
随后,桓温执政时,为了进一步加强这一政策,他在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日再次实施了土断法,这一行动因此被称为“庚戌土断”。桓温的政策将侨州郡县的流民(白籍)与南方土著居民(黄籍)一起编入户籍,并开始对所有人征税。这一政策使得国家控制的户口数量大幅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然而,桓温去世后,这一政策不再执行。直到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刘裕再次实施土断政策,许多侨置郡县被裁并。庚戌土断是东晋时期对侨置郡县和户籍制度的一次重大整顿,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