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受降城
三受降城是唐朝在北方边疆为了防御突厥人而建立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些城池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唐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重要军事设施。
唐朝初年,突厥人对唐朝的北部边疆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防御突厥的侵袭,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627-649年)采取了积极的边疆防御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修建受降城。这些城池的建立,旨在加强对突厥的控制,同时也是为了接受突厥人的投降,因此得名“受降城”。
三受降城分别是:
1. 羊受降城: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部。
2. 鸡受降城: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东南部。
3. 虎受降城: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西南部。
这些城池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对突厥的军事威慑,也为唐朝提供了一个前进基地,便于对突厥进行军事行动和情报收集。受降城的建立,是唐朝边疆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唐朝北部边疆的稳定和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唐朝国力的增强和对外政策的调整,受降城的作用逐渐减弱,但在唐朝与突厥的关系中,这些城池仍然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