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红袄军民变
红袄军民变是发生在13世纪初,中国金朝末期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主要发生在山东和河北地区,起义军因身穿红袄作为标志而得名“红袄军”。
起义的背景是金朝晚期,由于女真贵族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加上金朝面对蒙古帝国的侵扰,导致国家统治崩溃,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河北的农民纷纷起义,反抗金朝的黑暗统治。起义军规模庞大,少则数万人,多则达到数十万人。
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包括杨安儿、李全、刘二祖和郝定等。杨安儿在益都(今属山东)起义,攻占了莱州和登州等地。李全则在潍州(今山东潍坊)起义,与杨安儿之妹杨妙真结为夫妇,合成一军。刘二祖和郝定也是起义军的重要领导人。这些起义军在各地攻城掠地,对金朝的统治造成了沉重打击。
然而,起义军在金朝的镇压下逐渐分化。一些领导人如李全最终投降了南宋,后来又转而投靠了蒙古。起义军的斗争虽然沉重打击了金朝的统治,但由于内部的分化和叛变,最终未能推翻金朝的统治。
红袄军民变是金朝晚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反映了农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抗,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