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元昊建国
李元昊,西夏的开国皇帝,出生于1003年,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他的远祖李思恭在唐朝时因功被赐李姓。李元昊在26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后来辽国封他为夏国王。他放弃了唐、宋所赐的李、赵姓氏及拓跋旧姓,改姓嵬名,自称兀卒(青天子)。在1034年,他建立了年号开运,下秃发令,并主持创制了西夏文。次年,他领兵攻打吐蕃唃厮啰部,镇压了散居在肃、瓜、沙三州的回鹘叛部。
1038年,李元昊更名曩霄,建国号大夏,自称皇帝,并进表宋朝,但未果。随后,他与宋朝发生了战争。在1044年,李元昊进誓表,同年辽兴宗亲率大军西征,但被李元昊击败。从此,形成了夏、宋、辽三方鼎峙的局势。李元昊的统治期间,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并在多次战役中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李元昊还在河曲之战中击败了御驾亲征的辽兴宗,从而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李元昊在位期间,不仅建立了西夏国,还开创了蕃学,并创造了西夏文。他的治国理念和军事才能,使得西夏成为当时的一个强权。然而,1048年,李元昊被其子宁林格所弑,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西夏国依然继续存在,直至被后来的蒙古帝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