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统治安南
明朝对安南的统治,通常被称为安南属明时期,发生在1407年至1427年,是明朝永乐、洪熙、宣德三位皇帝在位期间。这一时期标志着越南北部(当时称为安南)成为明朝的一部分。明朝在消灭了越南的胡朝政权后,将其改称为“交趾”,并在此地建立了府、州、县的中央直辖方式,同时推行儒学教化政策。尽管明朝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但由于课税沉重和管理不善,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特别是蓝山豪族黎利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明朝在1427年结束了对安南的直接统治。
明朝最终放弃对安南的统治,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其中包括政治上的控制力度不足,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比不划算,以及文化上的隔阂。此外,安南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明朝自身内部的需要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例如,明朝在辽东、河西走廊、贵州、云南等地有更紧迫的人口和资源需求。在考虑了这些因素后,明朝决定放弃对安南的直接统治,转而承认当地封建主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