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
 ▌ 会员专享
 ▌ 世界历史
 ▌ 软件工具
 ▌ 中国历史与文化总览
 ▌ 知识大全
 ▌ 现代摄影
 ▌ 资源目录
 ▌ 书法名画
 ▌ 微信弹窗
 ▌ 购买会员
 ▌ 网站登录
 ▌ 名著速览
 ▌ 名言警句
 ▌ 故事大全
 ▌ 联系网站
3、浙闽民变

3、浙闽民变 

明朝浙闽民变,也称为叶宗留、邓茂七起义,是发生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至景泰元年(1450年)期间,在福建、浙江、江西地区的一系列矿工和农民武装起义。这次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明朝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白银,对矿工进行加紧盘剥,并对闽、浙、赣部分山区实行封锁,严禁私人开矿。这导致穷苦矿工和农民生活困苦,激发了他们的反抗。

起义的领导者是叶宗留和邓茂七。叶宗留原是一名矿工,因不堪明朝官府的压迫和禁令,于正统七年(1442年)开始在福建私自开矿,并逐渐聚集了一群追随者。正统十二年(1447年),他正式起义,并迅速吸引了更多的矿工和农民加入。另一方面,邓茂七,原是一名农民,因不满地主盘剥和官府的暴政,也在福建沙县起义,并自称“铲平王”。

明廷为了镇压这次起义,派遣了都督刘聚、陈荣等将领率领官军进行镇压。在多次战役中,叶宗留中箭身亡,而邓茂七也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被叛徒出卖,遭伏击身亡。尽管如此,起义军仍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抵抗,但最终在景泰元年(1450年)失败。

这次起义不仅对明朝政府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特别是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它对明朝的政治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VIP文字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