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宸濠之乱
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或宁王叛乱,是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这次叛乱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叛乱持续了四十三天,最终被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
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孙,宁王朱权的后裔。他起初被封为上高王,后于弘治十年(1497年)袭封于南昌,成为宁王。正德二年(1507年),朱宸濠开始密谋起兵,他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恢复已裁撤的护卫,蓄养亡命,随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他还企图以己子入嗣明武宗,以取得皇位。
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淫无道,起兵反叛。他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革正德年号,自称监国,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然而,他的叛乱很快被王守仁平定。王守仁攻克南昌,并在黄家渡击败朱宸濠军。朱宸濠及其世子、郡王,及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都被擒。
宸濠之乱对明朝的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给江南尤其是南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也导致了明武宗统治的结束,并促成了明朝统治者政治改革的上进行。这次叛乱的失败,也反映了朱宸濠实力弱、孤立无援和不得民心的事实,以及军事部署上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