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
 ▌ 会员专享
 ▌ 世界历史
 ▌ 软件工具
 ▌ 中国历史与文化总览
 ▌ 知识大全
 ▌ 现代摄影
 ▌ 资源目录
 ▌ 书法名画
 ▌ 微信弹窗
 ▌ 购买会员
 ▌ 网站登录
 ▌ 名著速览
 ▌ 名言警句
 ▌ 故事大全
 ▌ 联系网站
37、河套之议

37、河套之议 

河套之议是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间的一个重大政治和军事事件。事件的起因是蒙古骑兵驻牧河套,对陕西、山西等地构成严重威胁。时任陕西总督曾铣试图通过收复河套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先后四次上疏提出修墙、复河套的策略,并计划在三年内完成这一目标。

曾铣的提议包括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和策略,他估算了收复河套所需的财政拨款总额,提议朝廷每年拨款两百余万两白银,用于支持这一军事行动。然而,明朝当时面临国家财政困难、军队腐败严重的问题,加上明世宗的反对,使得这一提议难以实现。

河套之议的失败还有政治因素。曾铣在初次上疏时,对所需费用的估计较低,使得明世宗对他充满期待。但随后,曾铣提出的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明世宗怀疑他的真实动机,并逐渐对他失去信任。此外,首辅夏言支持曾铣的提议,但后来明世宗对夏言也产生了不满。在严嵩的推动下,明世宗改变了态度,认为曾铣和夏言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行为对国家构成威胁。最终,曾铣和夏言都被明世宗罢免,曾铣还被处以死刑。

河套之议的失败对明朝的边防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朝中无人再敢提及收复河套,边防形势恶化,蒙古扰边之患日益严重。边防军队只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式,导致边防形势更加严峻。


 ▌ VIP文字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