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徐鸿儒民变
徐鸿儒起义是明朝末年的一次重要农民起义,发生于1622年。起义领袖徐鸿儒,原名义州的山东钜野人,早年加入了白莲教。白莲教是一个在民间秘密流传的宗教组织,其影响力遍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和四川等地区。在教主王森被捕牺牲后,徐鸿儒继续领导白莲教。
起义的导火线是明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山东地区尤其受到重创,先是遭遇大旱,随后又发生了大地震。官府不仅没有提供必要的救济,反而加征赋税,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徐鸿儒决定起义。
1622年,徐鸿儒在山东郓城一带发动起义,起义军以红巾为标志,迅速占领了郓城、邹县、滕县等地,队伍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徐鸿儒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自称“中兴福烈帝”,并改年号为“大乘兴胜”。
然而,由于起义准备不足和明军的重兵镇压,起义最终失败。徐鸿儒在突围时被捕,并在北京被杀。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标志着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民众对明朝统治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