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
 ▌ 会员专享
 ▌ 世界历史
 ▌ 软件工具
 ▌ 中国历史与文化总览
 ▌ 知识大全
 ▌ 现代摄影
 ▌ 资源目录
 ▌ 书法名画
 ▌ 微信弹窗
 ▌ 购买会员
 ▌ 网站登录
 ▌ 名著速览
 ▌ 名言警句
 ▌ 故事大全
 ▌ 联系网站
21、公车上书

21、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康有为和梁启超集结了13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次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视为中国群众政治运动的开端。

公车上书的背景源于1894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北京应试的举人得知这一消息后,群情激愤。康有为写成了长达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得到十八省举人的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这些举人与数千市民聚集在都察院门前,请求代奏。

公车上书提出了“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虽然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等人之后以“变法图强”为口号,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这次事件虽然失败,但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 VIP文字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