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列强瓜分中国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发生在19世纪末,是由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的资本输出和强占租借地的行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促使他们对外进行侵略和扩张。在中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租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剥夺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国沦为他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此过程的起点通常被视为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导致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失去了辽东半岛的控制。随后,沙俄、德国、法国联合干涉,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但作为“有功之臣”,沙俄获得了更多的权益,包括《中俄密约》的签订,使得沙俄获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权利。
瓜分中国的狂潮包括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行为,这些行为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它们不仅加强了中国在政治上的控制,还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也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虽然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列强的这些行为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直到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这一过程才逐渐终止。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并建立了共和国政体,结束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因此,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始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而终止标志则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