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一节“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


[4] 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229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5]袁枚《随园随笔》卷14:“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见《袁枚全集》,5册,247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6] 如《全唐诗》卷310,于鹄《赠李太守》“捣茶书院静”;卷360,刘禹锡《罢郡归洛途次山阳,留辞郭中丞使君》“管弦正合看书院”;卷499,姚合《题田将军宅》“焚香书院最风流”;卷535,许浑《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才》“书院欲开虫网户”等。


[7] 北宋“四大书院”,指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睢阳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北宋“六大书院”,除以上四大书院以外,尚有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江苏句容茅山书院。


[8] 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答张石痴征士问四大书院帖子》,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430册,228页。


[9]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载《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1931(4)。


[10] 范晔:《后汉书》,2588页。


[11] 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沿革》,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


[12] 范晔:《后汉书》,2581页。


[13]郑廷鹄等:《白鹿洞志》卷1,明嘉靖间刻本。


[14] 朱熹:《中庸章句序》,见其《四书章句集注》,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 李延寿:《北史·张伟传》,27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 陈献章:《江门钓濑与湛民泽收管》,见陈献章撰,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64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17] 罗洪先:《湛甘泉墓表》,见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7册,243页,齐鲁书社,1997。


[18]黄宗羲:《明儒学案·甘泉学案·湛若水传》,见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8册,140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19]《太公家教》云:“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束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见罗振玉辑:《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唐写本,1913。


[20] 朱熹:《白鹿洞教条》,见张伯行纂:《学规类编》,见《丛书集成初编》,第67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21] 参见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 清道光三年(1823)修《临川县志·李缨传》引《西江志·曾极传》。


[23] 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槐堂诸儒学案·朱桴传》,2581页。


[24]《陆九渊集》,501~5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


[25] 清同治十一年(1872)修《南城县志》卷9。


[26] 容肇祖整理:《何心隐集》卷2《师说》、《论友》、《语会》,北京,中华书局,1960。


[27] 李贽:《焚书·杂述》,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


[28] 参见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45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9]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3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