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段和平思想核心的词是“和平”,它直接继承于在朝鲜战场上饮弹自尽的父亲。段和平一直认为父亲不是一个英雄,但他为父亲骄傲。他所理解和为之骄傲的正是父亲在战争时刻对于和平的那种渴望与幻想。同时,段和平对于“和平”的思索也来源于对现实的恐惧与逃避,他无法承受父亲的死亡、盼盼的发疯、李丽菲的惨剧给予他的心理压力,也无法面对枪杀王明英父亲和陈晓明粉身碎骨的血腥记忆。一种根深蒂固的原罪心理一直压迫着他,正如小说中所说:“身为一个天生的作家,援朝的负罪感来源于母亲生产的痛苦和外祖母的中年饿死。这种罪恶感将在潜意识中支配他的全部心灵,直到他死去。”他总是“觉得自己罪孽深不可测,他觉得自己似乎生来就是为了给所有爱自己的人带去灾难”。他几乎一生都活在对过去的回忆里,但他最终却心酸地发现“十几年的时间把自己的记忆变成了一种感觉,它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近或远或深切或平淡,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无法诉说了”。“无法诉说”是这个世界给段和平规定的最基本的生存现实,这决定了他所能完成的自我拯救和自我超越只能在他的内心实现,他注定只能是一个精神的流浪者,他的生存之家永远植根于心灵和精神世界而与现实世界无关。他以自己无声的话语不断强化着“和平”的信念,并对“和平”的两个最大敌人“战争”和“政治”进行了思想的批判与诅咒。在此,段和平以思想赢得了对于尘世悲剧的逃离,而小说主题也在现实生命悲剧和主人公精神升华的对照中得到了开拓。
在段和平的思想话语中,战争是一种毁灭性的人类行为,它是和平的对立面。早在中学刚毕业时段援朝见到《人民日报》刊登的尼克松访华的消息就发出了质问:“为什么要死了千百万人之后再想到和平呢?难道他们不知道杀人是罪恶吗?”而在秦朗月那里,战争这个词也具有同样的灾难性:“它意味着失去亲人,意味着没有父亲,没有儿子,没有丈夫。”战争的最基本特征是摧毁生命,而荒诞的是战争却又是文明和进步的一种步骤。在战争这个魔盒里面段方客死他乡,陈晓明粉身碎骨。作为背景,《和平年代》的背后一直隐伏着一条战争的线索,它写到了抗美援朝,写到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越南战争、中苏武装冲突,也写到了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但无论哪一种战争都以死亡为纪念碑矗立在历史的河岸上,它“不仅是内心创伤的最大制造者,它本身也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恐怖,它使人产生了一种时刻担惊受怕的本能”。不仅如此,战争还彻底剥夺了人的思想权利。段和平军旅生涯中所犯的两次错误都是他“思想”的错误,这也是段和平离开军营的一个根本原因。人可以没有生命,但人不能没有思想,因此,任何战争说到底都是人本身的失败,“战争最终都以人的失败结束”,它本质上体现为对于人和生命的不尊重,它“永远是人类社会中一座最难以融化的冰山。对于战争,人类永远需要去做最长久的思索”。《和平年代》在一种非战争的题材中表现了一种反战的主题,通过战争在人生存心理中的呈现,通过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性别的人对于战争的共同感受完成了对战争的颠覆和对和平的渴望,这也是小说构思上引人注目之处。
在《和平年代》中,政治是笼罩在主人公生命天宇中的又一道阴影,是又一种强大得足以摧毁一切生命的力量。秦朗月认为“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形式”,而从本质上说政治也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在段和平一生经历的许多死亡中,政治造成的死亡远比战争带给他的精神创伤更直接更具体。政治也赋予了秦朗月和段和平坎坷曲折的命运。最重要的是,政治葬送了段和平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爱情,它以一种疯狂的煽动力鼓动起柳盼盼的政治激情,而最后又以同样的方式摧毁了这个美丽而充满魅力的生命。在这里政治成了性爱的坟墓,也成了主人公精神受难的炼狱。对于盼盼的命运,和平这样分析:“人可以从容赴死,但很难无动于衷地承受尊严被不停地粉碎、玩耍和嘲弄。中国的民众一直没能从理智上认识到政治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放弃自尊。一个不肯放弃自尊的人,只能被政治强奸而丧失生存下去的信念,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盼盼不肯放弃自尊,因而她被消灭了。七年过去了,没有谁会记得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那样一个少女,她为了一种美好但却单纯的理想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对于所有人来说,那个日子已经成为没有实用价值的抽象符号,回忆那个日子只是为了帮助一种政治打击另一种政治。”他知道,政治和战争一样,它的唯一牺牲者和失败者只能是人自身,他“不懂政治,不想成为政治的工具,更不想为一种政治牺牲自己”,他盼望一种新的人文传统能建立,在这种传统中人热爱生命和人类自身。然而正如倪敬之对段和平所说,“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员之一,你不可能选择力所不及的命运”,和平如此小心翼翼地逃避政治的纠缠,即使和朋友爱德华·加斯科因合写的关于“和平”的那本书,他连名字也不敢签,但他还是被政治审问了一次又一次。命中注定“和平”永远只能是一个神话,不仅段方和保罗以及段和平和爱德华的跨国友谊无法不受到历史的制约和束缚,主人公对于和平的渴望、激情和理想最终也不能跨越战争和政治的屏障,甚至他们自身也无法逃避被战争和政治吞没的噩运,小说结尾爱德华·加斯科因正是在海湾战场上收到了段和平的死讯,他其实重温了他父亲在朝鲜战场上的悲剧体验和幻灭感受。
我们发现,当小说对政治和战争的思索落实到具体故事即人生的世俗层面时,家庭和性爱必然地也是宿命地成了透视政治和战争灾难性的两个窗口,作家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展示了思想和意识领域的全部精神探索和形而上思考,另一方面又总是把这些形而上的东西贯彻在形而下的生命痛苦之中。在对人类生命残缺和精神创伤的永恒凭吊之中,小说获得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获得了一种感性和理性互为因果的悲剧性精神力量。显然,即使在“和平年代”,“和平”也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神话。段和平还是以他的猝死完成了对这个神话的消解,完成了一则关于“和平必死”的历史寓言。小说以一个人的历史隐喻了作为人生存背景和生存现实的整个“历史”背离“和平”的残酷性。所谓“和平年代”永远只是一种假设和无法兑现的心灵允诺,而战争、政治、命运、疾病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才是人类和历史最为真实的面目和处境,不管是在人的记忆中还是在具体的现实中,都是如此。一个虚构的神话永远只在心灵的层面上才有意义,它本质上逃不脱现实和历史的解构,逃不出接踵而至的一次又一次的颠覆与消亡。
三、对话与对称:小说叙述可能性的扩张
在另一章评论洪峰第一部长篇小说《东八时区》的文字中,我已经对洪峰叙事策略的改弦易辙作过议论,这里再对《和平年代》的叙述成就作简略的论说。《和平年代》无疑是标志着洪峰已从张牙舞爪的主观性技术实验中彻底走出来的最典型的一部小说文本。小说采用传统的第三人称叙事,平平淡淡的叙述笔调甚至有一种传统写实小说的意味。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是,这部小说的心理化色彩特别浓,这使以单声话语为特征的古典第三人称叙事被改造成了一种洪峰式的多声话语合唱式的叙事。整部小说纪实性的人生片断(包括历史和现在)中贯穿了多种叙述声音,“对话”成了小说故事展开的主要方式。在对话式的心理叙事中,小说主人公的叙事功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而显然,在这部小说中最典型的一对对话和叙述者正是段和平、刘明明夫妇。尽管小说故事时间包容了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阶段,但小说叙事时间无疑只开始于段和平和刘明明婚后,顺向和逆向两种叙事视角和时间指向正是在他们的对话中统一起来的。他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就是一种对话场景。他们的对话以及对话存身于其中的日常生活片断既是小说一条重要故事线索,同时这条线索在对话中的精神指向却总是针对过去的。这样,在刘明明和段和平的谈论中“过去”的故事画面总是以分散和平行的方式不时地呈现出来并构成了一条独立发展的线索。它一方面丰富了现实故事的内涵,并且事实上成了现实故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现实故事以言说、分析的方式所实施的制约和重组,因而从形态上说它有一种支离破碎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和现实也正处于一种不断进行着的对话关系中。然而,就小说而言,对话的方式和对话的意义对于不同的主人公而言内涵又是不尽相同的。刘明明虽然知道“和平是一个生活在幻想和自我封闭中的人,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改变他”,但她还是作为一个主要发话者,对历史、对段和平进行着主动的追问。某种意义上说,她正是“历史”故事得以不断呈现的现实动力。她近乎悲壮地完成的与段和平在对话中的心灵沟通,对于段和平无疑具有拯救意义。段和平不仅最终走出了柳盼盼的阴影和梦魇般的记忆而开始对这个世界言说,而且他还充满激情地喊出了“日这个世界”的宣言。尽管刘明明仍没能抗拒命运对段和平命运的掠夺,但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灵对话的过程及其最终的真正实现都赋予了小说一种特殊的魅力。显然,刘明明拯救段和平的同时,也拯救了小说本身。而作为对话的另一方,段和平却一直充当着一个被动角色。他不但总是力图回避对历史真实形态的叙述(尽管他的身份是作家),而且在许多时候他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利。他情愿充当一个听众和受虐者,而不愿发出自己的声音,施展自己对语言的暴力。因此,他的沉默寡言本质上与这部小说先天赋予他的主要叙述者的角色产生了致命的背离。他是一个思想者而不是一个说话者与叙述者。“他想”“他觉得”等词语是对他现实人生状态的绝好描述,他以自己的深刻矛盾构成了这部小说最基本的矛盾。甚至刘明明劝他作为作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通过文字去谈论”、去言说以化解痛苦时,他也觉得无话可说:“谈论什么呢?……你怎么去谈论它呢?你可以去责怪命运,你可以指责生活不公正,但有什么意义呢?……你除了惹人厌倦还能有别的什么呢?你的生活只能影响你自己,对别人又有什么意义?没有,一点也没有。你谈论什么呢?在1975年,在1976年,该谈论的其实已经谈论过了,甚至整个中国都已经谈论过了,又怎么样呢?没有人能抹掉历史烙在一个民族身上的印记。历史或许能故意忘掉那些丢脸的东西,但人不能够,人不是变成文字的历史,人的全部意义在于他有记忆,生命存在而记忆存在,记忆存在就不可能遗落所有经历过的事情。噢,上帝,我的意义是什么呢?我的意义就是把自己的故事讲给自己听,我不愿意想到自己是个作家。在中国,作家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把别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自己可以躲在后边怀着恶意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追名逐利的牺牲供奉出去。”显然,段和平的反叙述是一种悲观心态的流露,他所崇奉的其实是一种内心的自我言说。正由于作为一个叙述者其叙述的过程是在内心“无声”地进行的,因而这部小说对时间的强调就有了叙述上的意义。一个具体的故事(事件)总是被切割分散在不同的叙述时间里,故事的完整性在叙述的流动过程中才得以实现。这种实现不是叙述者主观人为调动的结果,而是借助于时间标记以客观化的方式呈现的,现实切割过去,过去也切割现实,在时间和细节的重复中小说使过去的故事和现实的故事在一种一体化的语境中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从结构上说,《和平年代》最重要的特色恐怕就是其对称性的文本形态。这种结构是和小说的故事内容、叙述方式紧密相关的。某种意义上说,“对话”式的叙述正是小说对称结构的直接根源。在小说中,不同的两代人之间,不同的两国人之间,不同的男女主人公之间,都有一种对比和对称的关系。而人物的命运更是具有重复性和循环色彩。段和平不自觉地重复了段方的命运,爱德华也身不由己地走进了秦朗月的命运,至于在小说的未来即将茁壮成长的段忘对段和平命运的重复也几乎是命里注定的。因此,就小说的故事来说,它所展示的遗弃者与被遗弃者的人生正是一种典型的对称性人生。此外,在小说的展开方式上,过去时空和历史时空既交叉又平行的演进方式,本身就把整体的小说时空切割成了对称的两部分。甚至在语言上这部小说也传达出一种对称色彩。平平淡淡的写实语调与人物巨大的精神感伤情绪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既带来了小说叙述和思想内涵的巨大张力,创造了小说语言性、写实性和议论性的完美统一,同时也使这部小说语言和情绪、语言和思想之间形成了很强的对比性。不过,同样在这点上,《和平年代》暴露了它的弱点。小说采用自白式的分析语言固然有利于传达主人公和作家对于人生和历史的独特而精彩的思考,但思想阐释的一泻千里也造成了这部小说“思想太露”的局限。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