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柏格森的生命伦理学是复杂的,它的根本特征仍然是一种道德非理性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他贬低理性,崇尚直觉和心理情绪,把“超理性”的心理意识(亦即无意识)当作伦理学研究的根本,排斥了理性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柏格森否定传统和历史,推崇变化和运动,这无疑有其合理性。但他歪曲了斯宾塞等人的进化论,把人类生命现象神秘化、相对化,从而使其道德理论常常暴露出相对主义的倾向。
其次,柏格森把人类道德的起源诉诸人的情感冲动和社会压力,这种双重起源说,在一定意义上,看到了人类道德产生的客观的社会文化心理和主观的人性情感的复合条件,这显然比机械唯物论者的历史解释要合理得多。但他毕竟没有进一步洞穿这一复合条件所构成的帷幕,也就是说,他没有更彻底地看到“社会压力”与“爱的冲动”背后的社会物质根源,甚至回避了经济利益与道德这一基本矛盾,这也是非科学的。
最后,柏格森沿袭(至少在形式上)了尼采两种道德的做法,虽然他批判了尼采两种道德观的理论错误,看到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所必然具有的道德创造者与道德服从者的双重身份,但他依然坚持一种道德价值优越论,在根本上并没有否定尼采的英雄主义道德观。所以,他的生命伦理学在总体上也不外是19世纪下半叶的非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继续。不同的是,柏格森缺乏居友和尼采的那种坚定的反宗教立场,常常沾带一些宗教伦理学的痕迹,这不仅反映了他的伦理学的历史局限,而且也损伤了其生命伦理学的彻底性,在客观上表现了狭隘的人本主义伦理学所难以幸免的历史教训。
〔261〕 [法]柏格森著:《创造进化论》,英文版,240~250页,纽约,1928。
〔262〕 [法]柏格森著:《形而上学导言》,2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63〕 [法]柏格森著:《创造进化论》,英文版,257、261页。
〔264〕 [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77页,伦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35。
〔265〕〔266〕 [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79页。
〔267〕 同上书,26页。
〔268〕 参见上书,26~27页。
〔269〕〔270〕 [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82页。
〔271〕 同上书,229页。
〔272〕 同上书,229~232页。
〔273〕 [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230页。
〔274〕 同上书,231~232页。
〔275〕 同上书,230页。
〔276〕 同上书,232页。
〔277〕 [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38~39页。
〔278〕 同上书,39页。
〔279〕 [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240页。
〔280〕 [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270页。另外参见第一章。
〔281〕 同上书,6页。
〔282〕 同上书,11页。
〔283〕 同上书,3页。
〔284〕 同上书,5页。
〔285〕 [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6页。
〔286〕 同上书,17页。
〔287〕 同上书,19页。
〔288〕 参见[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10页。
〔289〕 同上书,54页。
〔290〕 [法]柏格森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英文版,54页。
〔291〕 同上书,55页。
〔292〕 同上书,60页。
〔293〕 同上书,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