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从无常到托马森


将托马森视为“无用之用的研究”时,我不由得想起古代中国的老庄思想。关于托马森的路面观察结束后,赤濑川在九十年代致力于“老人力[20]”的思考,如此看来,将他与老庄思想挂钩也并非牵强。《老人力》这本书倡导从世间严密而正确的秩序中退后一步,在怠惰和暧昧中活下去的人生态度,与庄子说的“万物齐同”颇有相通之处,在这里,老人与失去了目的和意义被闲置的托马森也遥相呼应。可以说,《老人力》是一本教人如何自我托马森化的指南书,赤濑川在八十年代实践的达观之法,在九十年代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不对,“深化”这个词似乎和他标榜的优柔寡断顺从天意的老人力互相矛盾,毕竟他所追求的理想,是从所有的“人为”中解放出来。


从无常到无用,为了比较吉田兼好和赤濑川原平这两个相隔了七百年的人,将老庄思想当作第三方的参照,则比较容易理解。《徒然草》的作者兼好法师不喜欢完整、完美之物,从欠缺和未完成的事物中寻觅美的踪迹。而托马森研究家赤濑川,则是用灯光打亮了那些曾经一度完整过而又遭抛弃的破败之物。


兼好身上有,而赤濑川缺乏的,是无常的哲学。赤濑川有之而兼好不具备的,则是将事物视为纯粹客体加以把玩的态度和手法。然而,他们两人还有很多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能在过剩和欠缺所呈现出的“非秩序”中找到乐趣,都在津津有味地关注事物如何随着时间流逝而发生变化。但话说回来,他们两人身上的美学偏差,究竟能不能收归在“日本式的”这个形容词下,抑或他们的美学只不过是从日本式的事物中逸出的一段插曲而已?这些问题都尚待解答。


注释


[1]吉田兼好(1283—1358),日本南北朝时代的官人、歌人、法师,也称兼好法师。文学造诣深厚,有著作《徒然草》存世,该书由杂感、评论、小故事等组成。


[2]赤濑川原平(1937—2014),日本前卫艺术家、作家。


[3]路上观察,即对路上隐蔽的建筑物、招牌、张贴画等一般不会纳入景观的街景进行观察和研究。


[4]日式房屋内的间隔。


[5]乔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内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1720—1778),意大利雕刻家和建筑师。他以蚀刻和雕刻现代罗马以及古代遗迹而成名。


[6]日本中世的概念由日本历史学家原胜郎在1906年首次提出,指的是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到1573年室町幕府覆灭之间的近四百年时间。


[7]唐木顺三,日本评论家、哲学家、思想家,以对森鸥外的研究闻名。


[8]藤原道纲母(936—995),平安时代中期的歌人,“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9]《和泉式部日记》,为日本平安时代女性作家和泉式部的日记文学作品,约成书于1008年,记述和泉式部在情人为尊亲王去世后,转而与敦道亲王相恋的爱情故事。


[10]保元之乱,一场1156年7月发生于日本的关于皇室继位问题的内战,对阵双方为后白河天皇和其支持者平清盛、源义朝等,以及崇德上皇和其支持者平忠正、源为义等。最终后白河天皇一方获胜。保元之乱的双方均借助武士的力量作战,标志着武士阶层走上日本政治舞台,成为日本武家政治的开端。


[11]建礼门院右京大夫(1157—不详),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初期的女歌人。著有《建礼门院右京大夫集》,所著多为情诗。


[12]平资盛(1158或1161—1185),日本平安时代的武将。是平清盛的孙子,平重盛的次子。


[13]佛教术语,释尊入灭后,教法住世历经正法、像法时代,而修行证悟者渐次减少,终于至末法时代,从此一万年间,则仅残存教法而已,人虽有秉教,而不能修行证果。此一万年间,即称末法,此种末法思想散见于经典之中。


[14]道元(1200—1253),日本镰仓时代入宋求法的高僧,日本佛教曹洞宗的始祖,也是日本佛教史上极为杰出的思想家和宗教家。《正法眼藏》是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这本书对禅宗的一些基本思想概念,做了不少创造性的解释。《正法眼藏》也是日本佛教史上第一部用日文撰写的思想专著,在日本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5]清少纳言(966—1025),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其所著的随笔集《枕草子》,与《源氏物语》在日本文学史上,被并列为平安时代文学作品之双璧。


[16]“祢宜”和“祝”都是神社的神职人员的称呼。


[17]“式部”为宫廷女官的称呼,如紫式部、和泉式部。


[18]“虚薄”(inframince),是1937年杜尚思考现存品与艺术可能性而提出的一个隐秘概念,试图打开自身通往他者的微妙的通道。


[19]新达达主义,针对“二战”后美国现代艺术中盛行的抽象艺术创作进行反思并提出质疑,由此发展成的种种新流派,诸如集合艺术、活动艺术、欧普艺术、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偶发艺术、激浪派等,这些后现代主义流派统称为新达达主义。


[20]老人力,指将衰老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作正面力量,提倡乐观的正面的老人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赤濑川原平出版的《老人力》成为社会现象级的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