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三 形而上学


然而,按照通常的观点,事物总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因而潜能是在先的。但是如果潜能在先,事物最初只有潜能,它怎样才能成为现实?潜能自己不会运动,也不可能自己成为现实,必须有另一种力量使它运动,而这种力量只能是现实而不能有潜能,因而现实必须是在先的。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潜能在时间上在先,现实则是在逻辑上在先,它是事物从潜能成为现实的“动力因”。


因此,当人们推论事物的运动原因时,最终必然得到一个“第一动者”,这就是“神”或“努斯”(nous),它自身不动却能够引起万物的运动,所以是“不动的动者”。


那么,我们再进一步追问:这个“不动的动者”是如何引起万物运动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不动的动者”自身不动而使万物运动,它是愿望的对象和理性的对象,两者是同一的。因为愿望总是以好的东西——善——作为自己的目的,而真正好的善的东西,只有理性才能认识。就此而论,愿望服从理性,而不是相反。虽然两者都是以善为目的,但愿望所见到的只是“像”是善的,惟理性才能达到真正的善。


由于善是愿望与理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因而这个永恒的“不动的动者”使万物运动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万物的目的因。所谓“目的因”是这样的存在,一种活动是由于它的善才得以完成的,亦即运动要达到的东西。作为“目的因”,它自身是不动的,但由于它是被“爱”被追求的目标,试图达到它的事物便产生了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第一动者”或“不动的动者”之所以是善或目的因,乃在于作为自身不动的动者,完全的现实性,最完满的存在,当然是必然的而不能是偶然的,其存在方式必定是善的和最好的,所以它是第一原则。


因此,最高的实体是不动的动者,它自己不动,因为它若有运动,那就意味着还有推动它运动的动力,它就不是最高的存在了。它自己虽然不动,但却是万物的动力,因为它的完全的现实性,最完满的存在,而万物都以追求它为自己的使命,正是它引导着万物向现实性运动。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把质料与形式、潜能与现实的关系推到极处,就会发现,一个事物总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现实作为目的引导着事物成为它自己,从而达到隐德莱希。但是,就整个宇宙而言,真正的隐德莱希只能是最高的实体,最完满的现实性,不动的动者。


这个“不动的动者”作为愿望与理性的对象,惟有理性才能真正把握它,因为这个最高的实体就是理性自身——“努斯”。


理性的对象是善,当理性真正认识了善的时候,理性与善就是同一的。因而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也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善。当理性与它的对象合而为一,它就具有了它的对象的性质。那么,它思想,就是在思想它自己。因此理性与理性的对象是同一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思想善,因而便分有了善的属性,这种对善的思想和认识是一种“静观”(theorein)。“静观”是最愉悦的和最美好的,因而“静观”本身就是神圣的和善的。换言之,理性的对象是善,理性在静观中便达到了最美好的善,因而两者是同一的。所以,“静观”是最高的认识能力,它包含着对最高实体的直观的意思。只有在“静观”中才能达到思想与思想的对象的同一。然而,由于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因而并不总能达到这种最高的神圣的静观,只能暂时体会到它的幸福和愉悦。神就不同了。神本身就是永恒的实体,永恒的思想,就是努斯(nous),一种永恒地思想其自身的思想,永远处于最美好的状态之中。于是,从理性与其对象的同一,我们就得到了永远处于这种同一之中的努斯本身,神就是努斯。


因此,最高的实体是善,惟有理性才能把握善,就其最完满的状态而言,理性与善是同一的,当然惟有神才是这个同一。


尽管我们把亚里士多德有关最高实体的学说称为“神学”,但他所说的“神”并不是后来基督教的人格神,而是指最高的实体、最完满的现实性、最高的目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神是有生命的,不过他指的是神是现实性,因而永远是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后来黑格尔称实体为主体,也是这个意思。


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有关思想推崇备至,在他的《哲学全书》的结尾处,他引用了《形而上学》中的一段话作为其体系的注脚,这段话就是关于神的:


“就其自身的思想,是关于就其自身为最善的东西而思想,最高层次的思想,是以至善为对象的思想。理智通过分享思想对象而思想自身。它由于接触和思想变成思想的对象,所以思想和被思想的东西是同一的。思想就是对被思想者的接受,对实体的接受。在具有对象时思想就在实现着。这样看来,在理智所具有的东西中,思想的现实活动比对象更为神圣,思辨是最大的快乐,是至高无上的。如若我们能一刻享到神所永久享到的至福,那就令人受宠若惊了。如若享得多些,那就是更大的惊奇。事情就是如此。神是赋有生命的,生命就是思想的现实活动,神是现实性,是就其自身的现实性,他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恒。我们说,神是有生命的、永恒的至善,由于他永远不断地生活着,永恒归于神,这就是神。”(注1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72b19—31。《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第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