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二 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又译斯多亚学派)因该学派的创始人塞浦路斯岛的芝诺在画廊(stoch)中讲学而得名。斯多亚学派是晚期希腊哲学中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一个派别,延续了五百多年之久。以时间先后和思想特点为依据,人们一般将该学派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理论性的早期斯多亚学派、折中性的中期斯多亚学派和务实性的晚期斯多亚学派。我们主要介绍早期和晚期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与伊壁鸠鲁主义一样,在认识论上坚持感觉经验的立场,主张按照自然的本性而生活就是最大的德性,但是在什么是自然的本性问题上,与伊壁鸠鲁针锋相对,认为自然的本性就是理性,因而按照自然而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而生活。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亚学派之争,体现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两大倾向,即幸福主义与德性论之间的对立。


(一)早期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芝诺(Zenon,约公元前336—公元前264),他出生于塞浦路斯岛,所以通常被称为“塞浦路斯岛的芝诺”,以区别于巴门尼德的学生“爱利亚的芝诺”。芝诺原为商人,在去雅典经商的途中商船沉没,于是留在雅典学习和研究哲学,后来他在雅典一个装饰着著名画家波立克诺特的作品的画廊中讲学,因此他所创建的学派就被称之为“斯多亚”(stoitikos),即“画廊派”。据说,芝诺这个人学识渊博,道德严肃,深得雅典人的敬仰,享有很高的声誉。芝诺的继承人是出生于小亚细亚阿索斯的克里尼雪斯(Kleanthes,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2),克里尼雪斯的继承人则是克里西普(Khrisippos,公元前282—公元前206),他也出生于小亚细亚,由于学识渊博,擅长论证,对斯多亚派哲学体系的形成和传播贡献很大,故被誉为该学派的第二创始人。他们虽曾撰写了大量的著作,但都佚失了,我们主要根据后人的记载了解他们的思想。


据说斯多亚学派是最早将哲学划分为三个部分的哲学家,这三个部分就是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其中物理学是基础,逻辑学是工具或手段,伦理学则是中心和目的。他们把哲学比喻为一个动物,逻辑学是骨骼,伦理学是肉,物理学是灵魂。他们也把哲学比喻为鸡蛋,逻辑学是蛋壳,伦理学是蛋白,物理学是蛋黄。他们还把哲学比喻为土地,逻辑学是篱笆,伦理学是果实,物理学是土壤或果树。(注7:参见《古希腊哲学》,第598页。)


早期斯多亚学派的哲学思想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小苏格拉底学派犬儒学派的伦理学以及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混合物,因而存在着许多混乱的地方。一方面他们与伊壁鸠鲁主义一样,在认识论问题上坚持感觉主义的立场,甚至把感觉经验看做是判断真理的标准,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把自然的本性理解为理性,主张按照理性去生活,在伦理学上坚持的是理性主义的德性论的原则。


斯多亚学派的逻辑学包括辩证法和修辞学两个部分。前者讨论怎样用问答法正确地论述和探讨,包括语言理论和认识理论,涉及真理的标准和概念的形成等问题;后者讨论怎样连续地正确讲话,可分成论证的发明、论证的表达、论证的排列及雄辩等部分。斯多亚学派非常重视逻辑学的研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在西方逻辑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我们主要讨论它的认识论思想。


斯多亚学派探讨认识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给伦理学提供理性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善,才能过善的生活,这就需要认识自然的本性。所以斯多亚学派重点探讨了认识的起源、概念的形成和真理的标准等问题。他们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现实存在的,灵魂原本是一块白板,认识起源于外部事物作用在我们的心灵而产生的表象,相同的记忆或表象的结合产生了经验,概念则是通过对经验的概括形成的。由此可见,早期斯多亚学派在认识的起源问题坚持的是感觉主义的立场。


斯多亚学派的感觉主义不仅表现在认识的起源问题上,亦表现在真理的标准问题上,虽然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理解的作用。芝诺认为始于感觉的表象必须加以理解和把握才能成为真理。他形象地把感觉比喻为一只张开的手,把同意比做半握的手,把理解比做一只紧紧握住的拳头,知识就是这只拳头为另一只手握住。克里西普则把能理解的表象作为真理的标准,他把表象分为能理解和不能理解的两类,“能理解的表象”产生于真实的对象并且与对象自身相符合,以印记的方式打在灵魂之上,是能理解那个对象的,因而是清晰的明确的,可以用来判别实在事物,因而可以充作真理的标准。所谓“不能理解的表象”不是由真实的对象产生的,或者虽然产生于真实的对象,但却与对象不相符合,所以它既不清楚也不明白,不能作为真理的标准。


感觉是形成一切知识的基础,但是对认识来说仅有感觉是不够的。虽然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真实可靠的,然而当理性使用概念概括个别情况形成一般的观念和判断的时候,惟有按照正确的规则合乎逻辑地推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说,感觉经验不会错,理性却是可能出错的。以后我们将看到,斯多亚学派在伦理学问题上坚持的是一种理性主义的立场,看起来似乎与认识论上的感觉主义相互矛盾,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认识真理,问题就出在理性认识方面。感觉经验是被动的,因而感觉不会出错。对于感觉经验进行分辨判别,是理性认识的工作,而就认识而言,判断乃是一种自由意志的行为:我们可以排除虚假的东西,按照真理而行动,也可能相反。所以,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先天禀赋有与宇宙理性一样的理性,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我们现实地就是有德性的人。要想成为有德性的人,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亦即学习自然,按照自然的本性而生活。


斯多亚学派的物理学即自然哲学,包括宇宙论和神学两个部分,其总的特征是对自然的神化和精神化解释,或反过来说,是对神的世俗化和自然化的解释。从思想来源看,他们的物理学带有浓厚的混合色彩,基本概念是赫拉克利特的火与逻各斯,又吸收了阿那克西美尼“气”的观点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与质料的学说。


依照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与质料的学说,“他们认为宇宙中有两种原则,主动原则和被动原则。被动原则是不具性质的实体,即质料。反之,主动原则则是内在于这种实体中的理性,即是神”(注8:《古希腊哲学》,第615页。)。神是活生生的、不朽的、有理性的、完美的,他有很多名字,如理智、命运、宙斯、“普纽玛”等。所谓“普纽玛”(pneuma)即贯穿万物的气息,由火与气混合而成。普纽玛是逻各斯(logos),即宇宙理性之火;普纽玛也是气,亦即宇宙理性之灵魂。因此,他们也称普纽玛为“具有匠心智慧的火”或“技术性的火”。


世界是由普纽玛即神圣的火创造出来的有限的球形世界,在世界之外是无限的虚空。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意识、有智慧的和谐的统一体,它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有机体系,所有一切都是必然的,不存在偶然性。世界的存在既然有开端,所以必定有终结。世界的生成与毁灭是有阶段性的,它产生于火亦毁灭于火,万物都要在一场宇宙大火中回归普纽玛,然后是重生,产生新的世界,如此循环不已。这是一个永无穷尽的轮回过程,每一轮的细节都和以前相似。这就是天意或命运,包括人的意志在内的一切都是绝对地被命运所决定的。人类灵魂是内在的“普纽玛”,蕴含在最精细、最高级的质料之中,它是神的一部分,或神的“流射”,比身体生活得更久些,但也是可毁灭的,最长也只能延续到那个世界阶段的结束。


比较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物理学,我们发现,伊壁鸠鲁的自然是一个机械论的无意识的自然,人生短暂,他所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就是在这短暂的时光中尽可能地使自己生活得愉快。而斯多亚学派的自然就不同了,它是一个神圣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机宇宙,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从属于更高的宇宙理性,他的生活目的不在于快乐,而在于实现理性,与宇宙理性和谐一致。


斯多亚学派的逻辑学和物理学都是为伦理学服务的,伦理学也是最能代表斯多亚学派之为斯多亚学派的部分。


与伊壁鸠鲁的幸福主义伦理学不同,斯多亚学派在伦理学上主张德性论。在他们看来,德性是生活的最高的目的,至高无上的善。所谓“德性”,即按照自然的本性而生活,亦即我们的行为与主宰宇宙的法则和谐一致。动物最初的动机是自我保存,对它们来说,自然的法则就体现在这个动机之中。但是当理性作为一个更加完善的领导者被赋予理性动物(人)的时候,对人来说,正确地按照理性而生活,就是按照自然而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芝诺认为,“合乎自然的生活即是德性的生活,德性是自然引导我们所趋向的目标”。克里尼雪斯认为“德性是一种和谐的性情”,主张“幸福就在德性之中,因为德性是使整个生活和谐一致的心灵的一种状态”。克里西普则主张“有德性的生活等于根据自然的实际过程中的经验而生活。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是整个宇宙的本性的一部分,因而目的就可定义为顺从自然而生活;换句话说,顺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而生活。在这种生活中,我们禁绝一切为万物的共同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共同法律即是贯穿万物的正确理性,与宇宙即一切存在物的主宰和统治者相等同。当所有的行为都促进个人的精神与宇宙统治者的意志相和谐时,这种事物就构成了幸福之人的德性以及生活的宁静安定”(注9:《古希腊哲学》,第602—603页。)。因此,如果一个人使自己的本性与宇宙本性和谐一致,遵从宇宙本性行事,那么他就具有了德性。


宇宙是有理性的、有秩序的、有目的的和谐整体,人是宇宙的一部分,神圣之火的一个火花,他是一个小宇宙,因而人的本性与宇宙的本性是同一的,他应该与宇宙的目的协调行动,把神圣的目的当作自己行动的目的。如此说来,虽然伊壁鸠鲁和斯多亚学派都主张按照自然而生活,但他们所理解的自然是不同的。


因此,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是一种理性主义的伦理学。要遵从自然而生活,遵从宇宙的逻各斯,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理性,就必须使自己的灵魂清醒,让理性领导自己,理解自己在大宇宙中所处的地位,有意识有理性地作为一个宇宙成员尽其本分,这样的生活就是有德性的。所以,真正有德性的行为就是有意识地导向最高目的的行为,是清醒地了解道德法则而做出来的。这就意味着道德行为乃是一个人对善有完全充分的知识,而且有意识地实现善。显然,斯多亚学派的德性论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有关思想,主张无意识无知的行为不是德性。因而有人认为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