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味与时令,《礼记》中已总结出几条原则:
“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春天万物萌发,各种细菌,尤其是导致肠炎的沙门氏细菌和导致痢疾的阿米巴菌,最容易污染食物;而且乍寒乍暖,瓜菜青黄不接,胃口容易阻滞,人们习惯在拌凉菜中放点酸醋,既杀菌,又醒胃。夏天食肉多了容易引起酸性反应,人们喜欢吃点带碱性而略带苦味的东西;而且水分消耗多,容易口干舌燥,如吃一顿苦瓜或饮一碗芥菜汤,就像服了一剂清凉饮料一样,顿时口齿清爽,胃肠舒适。秋天天气转凉,人们喜欢吃点含热量略高而带刺激性的甘辛食品,如卤味、腊味、酸辣羹之类。冬天寒冷,需要补充高热量的肉类食物,多采用烧烤、红焖、浓汁火锅等作法,食盐的摄取量也跟着增多,盐和胃酸结合,变成盐酸,能帮助对肉类的消化。这个按时令调味的经验总结,包含着一定的生理物理和生理化学知识的总结。
关于主食和副食的搭配,夏、商、周已有例行习惯。《礼记·内则》里虽然举了许多荤菜,但居首位的是饭。这是符合膳食平衡原理的。饭包括稷(小米)、黍(黄米)、稻(粳米或籼米)、粱(又称黄粱,深黄色的糯小米)、麦(大麦、小麦)、菰〔gū估〕(禾本科茭草的籽实)等。这些主粮,有时煮成干饭,有时煮成粥,多品种的粮食是为了更换口味,米粮放在首位,是表示以粮为主食。
古代的汤羹,也不全部放肉,总要加点“芼”〔mào贸〕(小白菜之类)或“芥”(芥菜)或“藿”(豌豆苗)和葱、韭等,这不仅为了调味,也是使荤素合理结合。
关于刀功,也有一套成法:周代把剔除筋骨、切成厚块的肉称为“脔”〔luán銮〕,切成长条的称为“脯”,切成薄片或缕切成丝的称为“脍”,连骨砍件的称为“轩”。对牛和野兽的瘦肉切成片,“必绝其理”(必须逆着肉纹来切),都是刀功的常规。夏、商、周已知道“脄”〔méi煤〕(里脊肉)是上肉,是做肉扒和炒肉片的好料。凡宰杀家畜或兽类,已知道分档切割,如脊、肋、肩、臀、[月展]〔jiǎn简〕等,以便烹调时各适其用。夏、商、周的屠宰行业还出现一些解剖能手,诸古籍多有描述,庄周在他的《养生主》中就记述梁惠王(即魏惠王)御厨中一个“庖〔páo袍〕丁”,他的菜刀用了19年,还像新的一样锋利。就因为这个庖丁受到长期的专业训练,刀法熟练,懂得循节理开骨,循纹理割肉,故能游刃有余,不伤刀锋。这位疱丁对动物解剖学了如指掌,所以能用刀如神。
为了使肉片在炒或溜时嫩滑可口,周代的厨师,已懂得用“滫”〔xiǔ朽〕(淘米水沉淀的浆液)来勾芡。
关于调味与火候,《吕氏春秋·本味篇》有精辟的论述:“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故久而不弊(指腌、腊、酱肉之类,久贮而肉不致腐败变味),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减可能是碱字之误,即苦涩),辛而不烈,澹〔dàn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本味篇》还发挥了烹调理论:“夫三群之虫〔三群即水居,如鱼虾之类;肉玃〔jué觉〕,如鹰雕之类;草食,如牛羊之类。古代常泛称动物为“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恶臭犹美,皆有所以(各有可取的特殊美味)。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甘、酸、咸、苦、辛)、三材(水、木、火),九沸九变,火为之纪(节),时疾(猛火)时徐(文火),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毋失其理。”就是说,烹调去腥臭,又要保持各类食料独特的美味。“必以其胜,毋失其理”的关键在于调味和火候的掌握。这段理论,是假托伊尹与商汤论味而发的,意为通过调味和水濡火烹,使各种肉类的本味发挥出来,除掉其并存的恶味,以适口胃之需,才是一个好厨师。
从以上可见,夏、商、周的烹调业,从选料、时令、主副食搭配、刀功、调味与火候等各个方面的经验,都已提到理论高度来总结,是我国饮食文化中一笔重要的遗产。
烹调和营养保健密切相关,夏、商、周对营养保健,已有相当高的认识,墨翟论述吃的目的:“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用现代医学原理来分析,“增气”,就是补充热量,使身体有气力;“充虚”,就是补充消耗,保证新陈代谢的需要;“强体”,就是要供给合理的养分,以增强体质;“适腹”,就是满足口胃,使大脑皮层从合适的口味中得到良性刺激,兴奋味觉,以保证食欲,增强吸收机能。古人从切身体验中,已能体会到生理营养的道理了。
营养保健除了食料选择和烹调得法,另一个要领是膳食平衡和饮食适度。古代的士大夫很多都懂得这方面的饮食卫生。孔丘和吕不韦都认为食应以谷物为主,食肉要有节制。这是符合营养卫生原理的。吕不韦说:“肥肉厚酒,务以自强(肚子胀饱了还要拼命多吃),命之曰烂肠之食。”又说:“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màn蛮〕(同懑)(图3)。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中大鞔”,大致就是指患酸血症的人,脑袋昏昏沉沉的症状;或高血压的人脑充血时的症状。这是要求膳食平衡和饮食有节以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古人饮食也注意餐厅气氛,就是提倡“远庖厨”和“以乐宥食”,把饭堂和屠宰场隔开,进餐时配以悦耳的音乐,这些都是符合饮食卫生的。
以上所述,都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