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两周王陵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自文王至幽王共历13王。东周(前770年至前221年)自平王至赧[nan腩]王共历25王。关于西周与东周天子的陵墓,史书记载简略不全。洛阳金村和王城发现的战国时期大墓,许多学者认为是周王和西周公的陵墓。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以后,东周王室衰微,政治上、军事上形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丧葬制度上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情况,各国诸侯纷纷仿效天子,超越原有礼制规定,修建宏大的陵墓,随葬众多的器物。
目前已发现的诸侯国君陵墓有:北京市房山区燕侯墓和河北省易县燕王墓,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河南省浚县卫侯墓,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贵族墓,山东省淄博市临淄故城齐公墓和田齐王陵,河南省新郑县郑公墓,安徽省寿县及淮南市蔡侯墓,陕西省凤翔县及临潼县秦公陵墓,湖北省随州市曾侯墓,河南省辉县魏王墓,河北省邯郸市赵王陵,河南省淮阳县及安徽省长丰县楚王墓,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等。这些陵墓多数属东周时期,其中一部分经过考古发掘,年代、墓主比较明确,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丧葬制度。
两周时期的诸侯国君承袭商代制度,都有独立的陵区。陵区的位置或者在国都城外,或者在国都城内。在国都城外的有卫侯墓、秦公墓、魏王墓、赵王陵、田齐王陵、楚王陵、蔡侯墓等,大多位于丘陵地带,距都城近者仅数里,远者近百里。在国都城内的多数属于弱国,为了陵墓安全,常位于都城内一隅。如春秋时期郑公墓在东南隅,齐公墓在东北隅,东周王墓可能在成周(今洛阳市东)的东北部。
国君陵墓中已发现陵园的有秦公陵墓、秦东陵和赵王陵。陵园平面近方形,四周有的利用天然沟崖,有的开挖壕沟,有的夯筑垣墙。每个陵园内多数埋葬一代君主,另有陪葬墓和陪葬坑。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有两种族葬墓地。埋葬贵族的“公墓”由“冢人”掌管,按贵族的爵位等级安排墓的位置及坟丘的高度。埋葬平民的“邦墓”则由墓大夫负责,不同家族在墓地中有各自的地域。已发现、发掘的两周时期的贵族墓地基本上属于排列有序的公墓,如晋侯墓、秦公墓、赵王陵、燕侯墓等,具体排列方式则不一定尽如《周礼》所记。
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开始出现在墓上构筑坟丘,已知的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墓上都筑有高大的坟丘。坟丘用土夯筑,形状有覆斗形和圆丘形,底部长宽可达40米左右,最高的达10余米。赵王陵和田齐王陵都建在山岗上,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两周时期继承殷代墓上建“享堂”的遗风,属于西周中后期的卫侯墓,墓口上的夯土建筑基址大于墓口的范围,厚1.5米。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公陵和战国时期的魏王墓、赵王陵墓上都发现有建筑遗迹。中山王〔cuo错〕墓上的享堂类基址可复原为周绕回廊,上覆瓦顶的三层台榭式建筑。
两周时期诸侯国君中已经出现夫妻异穴合葬,战国时期这种制度更为流行。大部分是两墓并列,一大一小,少数是一夫两妻并列。
墓室都为土坑式,大部分有两个墓道,平面呈中字形。有的只有一个墓道,如安徽蔡侯墓、临淄齐公墓。个别的没有墓道,如曾侯乙墓,或有四个墓道,如秦东陵第1号陵园的2号墓。陵墓附近都设车马坑,埋葬真车真马。淮阳楚王墓的二号车马坑,埋车23辆,车有单辕、双辕两种。
西周时期墓中的棺椁葬具有明确的等级区分。据文献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到东周时期这种制度就被打破了。如曾侯乙墓椁室分为四部分,内置双重木棺,中山王墓有四层套棺,湖南湘乡发掘的两座大夫级的墓葬棺椁多达五重。椁室都用枋木垒砌,搭接处以榫[sun损]卯相连。为了防盗、防潮,北方地区多在墓室内积石、积炭或屯砂。如经过发掘的秦公墓、魏王墓、齐公墓、中山王墓等。南方地区则流行在墓室内填充青膏泥。陵墓中的随葬品以成套的礼乐器等各种青铜器为主,礼器中又以鼎和簋最为重要,它们的数量和组合标志着墓主地位的高低。中山王墓、曾侯乙墓均出土大小成列的九鼎,魏王墓、燕下都16号墓则随葬仿铜的陶鼎九件,符合东周天子诸侯用九鼎的礼制。出土的编钟以曾侯乙墓最为完整。杀人殉葬的制度,在两周时期一直存在,但数量逐渐减少,如秦公一号墓有殉人166人,曾侯乙墓有殉人21人。
东周王墓
周平王东迁以后,居洛邑王城(今洛阳市涧、洛两河交汇处)。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因避王子朝之乱,徙居成周,赧王时又从成周迁回王城。前后200年间,居成周的有九个周王。考王时(公元前440—426年在位)封其弟于王城,号西周桓公。西周第三代惠公时又封其少子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以奉周王,号东周惠公,此后周王畿地区由东西周公分治,直到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
据《史记·周本纪》集解引《皇览》记载:“灵王(公元前571—545年在位)冢在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其冢民祀之不绝。”“景王(公元前544—520年在位)冢在洛阳太仓中。秦封吕不韦洛阳十万户,故大其城并围景王冢也。”集解又引宋衷曰:“威烈王(公元前425—402年在位)葬洛阳城中东北隅。”所记位置均在今洛阳市东的汉魏洛阳故城附近。
1928年河南省洛阳汉魏故城内东北部金村有八座大墓被盗。据加拿大人怀履光《洛阳故城古墓考》一书介绍,这八座墓排列有序,分为南北两排,北排六座,南排二座。形制均为一个墓道,平面呈甲字形。其中五号墓墓口方形,长宽各约12米。墓道长约80米,宽约三米。木构椁室,周围积石积炭,墓底铺石板。椁室内壁漆成深棕色,顶部绘有图案并嵌有镶琉璃的圆形铜饰。椁室中置两重棺,棺的左侧和墓道与椁室之间陈放随葬品。墓道两侧有“马坑”,坑内出错金银车马器。
这个墓地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漆器、银器等。其中错金银的鼎、敦、壶、镜等铜器,透雕镶嵌的璧、珮、带钩等玉器以及铜和银的人物像等制作极为精美,当属王室用器。许多铜器上铸刻铭文,作器者皆为周朝的宗室或大臣。其中最著名的为二套共14件的[厂下驫][biao标]氏编钟和一对令狐君嗣子壶。前者铭文共65字,内容记载周威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三晋伐齐进入长城事,可与古本竹书纪年相印证。后者为令狐氏后裔所作,年代约当公元前400年前后。其他有些器物时代则属战国晚期。汉魏故城在东周时为成周所在地。这处墓地很可能是周敬王迁成周后几代周王的墓。
洛阳市王城东北隅发现四座较大的战国墓,东西排列,互相毗邻。形制均为一条墓道向南、平面呈甲字形的墓。其中二座已发掘。一号墓墓室口大底小,口部长10米,宽9.1米,近正方形。墓道为斜坡式,长约40米。墓内填土均经夯打。墓室及墓道壁上彩绘红、黑、黄、白四色组成的图案。木椁为长方形,椁底有垫木15根,椁外积石积炭,椁内置漆棺。墓内出土的一件石圭,上有墨书“天子”二字。在这四座墓以南,发现一个长方形车马坑,内埋一车、四马、一犬。此外,在王城东城垣内,还发现多座甲字形墓。其中一座墓的四壁经过整修,椁用圆木垒成,外有积石积炭,内有两重漆棺。随葬品中有铭刻“繁阳之金”的铜剑一件,字以红铜错镶。王城内发掘的几座甲字形墓,年代均属战国时期,可惜均被严重盗扰,随葬品残留不多。这些墓位于王城之内,排列有序,规模巨大,墓主身份决非一般贵族。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期居住在王城内的最高统治者是西周公。这些墓的主人应为西周公及其亲属。
燕侯与燕王墓
燕是周初武王分封的一个诸侯。《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的始封地在何处,历史文献的记载众说纷纭。直至70年代,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和燕侯墓地的发现、发掘,才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燕侯墓地位于琉璃河遗址东部,西北为西周时期燕国都城遗址。在这里先后发掘过带一条墓道、两条墓道或四条墓道的大墓多座。这些大墓分布在约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排列则无一定规律。大型墓和部分中型墓有“车马坑”,多在主墓北面。有的整车平放,杀死的马放在车辕两侧;有的先将杀死的马排放坑底,再将拆开的车部件放置其上,车轮斜倚坑壁。1986年发掘的1193号墓,是最大的一座。墓室口大底小,口长7.68米,宽5.35米,四壁整齐。墓室的四角上各有一条墓道,均为斜坡式,长4.05—5.55米、宽一米左右。这种在四角开设墓道的形制在其他地方尚未发现过。椁用方木构筑,四壁由五一六块叠置,椁顶用13块覆盖,椁底用九块平铺。部分随葬品放在椁上,填土夯筑以前普遍盖有草席。该墓被盗,棺制不详,出土随葬品较少,重要的有漆盾和带铭文的铜罍〔lei垒〕、铜盉〔he禾〕。铭文明确记载了西周初年周王册封燕侯授民授土,把九个国(族)一起划归燕侯管辖的史实。虽然学者对这些铭文中某些字句的释读和解释还不一致,但它确切无疑地说明这是一座西周初期的燕侯墓。墓地还出土带“匽(燕)侯”铭文的铜器多件,有的铭文记述燕侯赏赐下属奴隶、货贝。一件铜鼎记载堇奉燕侯之命前往宗周向太保召公贡献食物并受到赏赐,可与文献所载召公以长子封于燕,本人仍在宗周辅弼王室的史实相印证。琉璃河燕国墓地和城址的发现证明燕侯始封的都城就在这里。
《水经注》记载燕昭王((前312—前279)时营建武阳(今河北省易县东南)作为下都,而据考古发现,营建时代可能更早。至公元前226年秦军占领下都,燕王喜逃奔辽东,其间各代燕王可能都葬于下都。
燕王墓位于燕下都东城的西北角,分为南北两个墓区,中间被古河道和隔墙相隔。北区有13座坟丘,南北分作四排,排列井然有序。最北一排四座,东西分为两组;最南一排三座,中间一座较小,位置偏南;中间两排,每排三座,东西并列。比较大的六座长、宽约40—55米,高7—15米。南区有10座坟丘,封土较北区小。南北分为三排。北面一排五座,其中西面三座为一组,东面两座为一组;中间一排四座,分为两组;另有一座单独在西南角。封土全系夯筑,大小不一。就其组合排列情况看,至少有九组。每组都有一座较大。这些墓特别是北区的墓每排可能为一代燕王及后夫人的陵墓。
南区北排中间的一座已发掘。墓室为长方形,南北长10.4米,四壁夯筑后再用火烧加固。南北两端有略高于墓口的坑道,似为墓道。墓曾被盗,残存随葬的礼器、编钟,但无兵器、车马器。礼器均为陶质,形制完全模仿铜器,有九件列鼎一套,七件列鼎二套,簋八件一套,鼎簋数合乎文献所载的“王制”。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