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四章 永存的颂歌——碑碣


《石台孝经》(唐)采自《西安碑林书法艺术》,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但在刻碑时,龙龟形象不得乱用。清朝末年大金石家叶昌炽,在撰《语石》这本书时,转述唐朝大文学家柳子厚记述唐葬令时的话说:“凡五品以上为碑,龟趺螭首;降五品为碣,方趺圆首”。

这种碑首、碑身、碑座的碑制,在至今的2000年中广为流传,不仅在我国广大汉族地区如此,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也如此;不仅体现在个人墓前、祠堂、寺庙的石碑上,而且发展到内容更为广泛的记事碑、纪念碑上。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名碑。

《裴岑纪功碑》,东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刻,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岳钟琪得此碑,后移存新疆巴里坤(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县)关帝庙前。此碑上锐下宽,远望如同石人,故当地人称“石人子”。内容记述敦煌太守裴岑带领3000人征讨呼衍王,为平定西域,保卫边疆做出贡献。《汉书》未记载此事,可补史缺,有重要价值。近代摹刻者较多,新疆、山东均有其摹刻碑;《西岳华山庙碑》,汉碑当中最大的一块,刻于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现已坏,只有拓本流传;《上尊号碑》为曹魏华歆等人要曹丕接受汉帝禅让,上尊号为元子的奏表,在河南许昌;《受禅表碑》记曹丕受禅让的典礼,在河南许昌。两碑内容是为曹丕称帝涂脂抹粉,比较一般。但它们是魏晋时最早的碑,且形体高大,刻字较多,书写紧密,与汉碑有明显的不同。在书法上,字体方正刚健,与汉隶也有异,开魏隶之先。

《南乡太守郛[fu 伏]休碑》是西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第一块晋碑;《任城太守夫人孙氏碑》是泰始八年(公元272年)立的现知的石刻史上有关妇女的第二块石刻(第一块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女《马姜墓志》);《大晋龙兴碑》又名《大晋皇帝龙兴三临辟雍颂》,常称《晋辟雍碑》,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刻,原立洛阳太学。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在河南偃师县东大郊村出土。碑现仍存原处。内容记述晋武帝司马炎和皇太子司马衷等,三次临辟雍视察并在太学举行乡射礼之事,碑阴题名达400余人,从中可以看到晋代太学的一些组织情况。此碑体积较大,前所未有,是现存晋碑中最完好最大的一块;《爨宝子碑》,现存云南曲靖中学,刻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内容记述爨宝子的生平事迹,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碑刻之一。书法在隶书与楷书之间,人称它是我国汉字书体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典型;《爨龙颜碑》,现存云南陆良县元堡小学,刻于南朝刘宋大明二年(公元460年),为南朝早期代表碑刻之一。内容是记载爨龙颜镇压当地少数民族起义的事,对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史有一定价值。它与《爨宝子碑》并称二爨碑;《萧憺碑》,刻于萧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名家徐勉撰文,贝义渊书丹,书法已是楷体,为现存南朝晚期代表碑之一;《皇帝东巡碑》,刻于太延三年(公元437年),记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东巡时经过易州(今河北易县)与群臣比赛射箭的情况。据载,有两个皇帝在这里进行过射箭比赛,共刻三块碑,现在只发现一块,而且是最早的,也是现发现的北魏刻的第一块碑。此碑发现于1920年;《嵩高灵庙碑》,刻于太安二年(公元456年),相传由寇谦之书丹,以隶书笔法写楷字,其书法为北魏早期佳作,为历代书家所珍重,反映了汉隶在发展上的又一次演变。该碑为道家所立之第一石,反映了嵩山道教的一些活动情况;《张猛龙碑》,刻于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内容主要记述张猛龙兴学事,系北魏名碑之一。该碑书法甚佳,笔法劲健,为近代书家学习临摹典范;《兰陵王高肃碑》,刻于北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1920年出土,是著名的北碑之一。据史书记载,高肃,字长恭,骁勇善战,但他是一美男子,故在上阵作战时,总戴上个代面(面具)以解决他文雅与勇武的不协调。后世演戏时,演员戴面具或勾脸谱,据说都是由此而来。唐代教坊歌曲中有兰陵王一曲,宋代仍有兰陵王一调,大约最初也是歌颂他的。该碑书法为雄健的大字,是北碑中的上品。

《龙藏寺碑》,现存河北省正定隆兴寺,刻于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7年),内容如碑额所题,是讲恒州(今河北正定县)刺史鄂国公劝造龙藏寺情况。书法正楷。宋人欧阳修记为张公礼书。该碑在南北朝至唐代书法的变化过程中影响很大,充分反映了前后期过渡的特点,向称隋碑第一。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最繁荣的时期,碑刻也不例外。这时碑刻有以下特点。

首先,碑体高大,其碑身一般高2米,宽1.4米以上。如《华山庙碑》,据说好大喜功的唐玄宗,为祭唐代封的“金天神”——西岳华山之神,亲自写了一篇《华山铭》并刻成了《华山庙碑》,安置在华山庙中,其碑由几块石头合成,高10多米。可惜,此碑已被毁坏;现存最大的石碑,恐怕要算矗立于嵩山的《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了。该碑刻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林甫撰文,徐浩书丹。隶书25行,每行53字。碑体巨大,气魄宏伟。通高9米,宽3米,厚1米多。该碑上下四周浮雕精美。碑首上有顶盖,刻云龙嵌珠,碑座有佛龛造像。碑额有裴向篆书“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11个字,碑身徐浩隶书文,笔力遒劲,字体规整秀逸,堪称碑中一绝。

其次,陵墓碑和祠庙碑较多。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将士有感情,生前就规定:他的功臣大将去世以后,一定要埋葬在他的陵墓左右,从而形成了文武功臣陪陵制度。唐太宗墓称为昭陵,陪葬的功臣、将相和嫔妃、公主等共计有100多人,每人墓前都竖立墓碑。所以陵区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碑林。这些碑至今尚存40余块,其中有《李勣〔ji基〕碑》。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公,唐太宗最得力的武将,因战功显赫,赐姓李,又避唐太宗讳改成此名。该碑刻于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高宗李治亲自撰文并书丹,行书32行,每行90多字。高宗书法受太宗的熏陶,颇有神气。其碑现在仍存原地(即陕西礼泉县昭陵博物馆内),高7.5米,宽1.3米,厚0.7米,其碑体为昭陵墓葬碑之冠;《述圣记》,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建高宗乾陵时刻。碑用七块大石累积而成,高6.5米。碑身七节,取意于日、月、金、木、水、火、土,俗称“七节碑”,现存陕西乾县(原乾州)。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丹。书法严谨整饬,文体为骈文,共46行,每行120余字,总计5500余字,现存1600多字。内容为颂扬唐高宗之“圣德”,但由于该碑倾倒较早,全文尚未为人所见。

第三,名书法家书碑盛行,从而保留了大量名家真迹。唐代著名书家,如褚遂良、虞世南、王知敬、欧阳询和欧阳通父子、薛稷和薛曜兄弟、颜真卿、李邕、蔡有邻、韩择木、梁升卿、徐浩、柳公权、沈传师、裴璘、唐玄度、刘禹锡等人,都书写过不少碑文。欧阳询书写了《九成宫礼泉铭》、《房彦谦碑》、《皇甫诞碑》、《温彦博碑》等20多件石刻,李邕书写了《大照禅师碑》、《李思训碑》、《东林寺碑》、《端州石室记》、《卢正道碑》、《麓山寺碑》等30多件。颜真卿写了《八关斋会报德记》、《大唐中兴颂》、《元结墓表》、《多宝塔感应碑》、《李玄静碑》、《东方朔画赞碑》、《放生池碑》、《郭家庙碑》、《颜氏家庙碑》、《离堆记》等90多件;柳公权书写了《玄秘塔碑》、《李晟〔sheng胜〕碑》、《苻璘碑》、《神策军碑》、《冯宿碑》、《魏公先庙碑》等60多件。其他如欧阳通写的《道因法师碑》,褚遂良写的《房玄龄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都是很有名的楷体书法碑,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唐太宗李世民提倡王羲之的行草书,用行草书写碑开了一代书风。他亲自用行草书书写《晋祠铭》(现存太原)、《屏风碑》(现存浙江余杭)、《温泉铭》等。温碑原石早佚,敦煌石室中存有唐代拓本,现有影印本流传。怀仁和尚花了20多年工夫集成的《集王书圣教序》,是著名的草书唐碑。

唐玄宗李隆基提倡隶书,自己也写得一手优美的汉隶,据说他一共写有30多件,现存于世者还有大约10件,《纪泰山铭》、《石台孝经》、《王仁皎碑》、《庆唐观纪圣铭》等即为其手迹。其中《庆唐观纪圣铭》刻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碑在山西浮山县,因地僻人稀,知者甚少,所以捶拓者不多,碑保存也好。这是了解唐玄宗隶书的绝好材料。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元、天宝年间,出现了许多著名隶书家,如史维则写《大智禅师碑》、《庆唐观金箓斋颂》等40多件。其中《大智禅师碑》,碑阳刻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计32行,每行61字;碑阴较碑阳晚刻五年,计27行,每行九字,书法遒劲,有骨力,清朝学者孙承泽推崇此碑书法为开元时期第一品。蔡有邻写有《尉迟迴庙碑》、《庞履温碑》等隶书碑;韩择木写有《告华岳文》、《叶惠明碑》等隶书碑。

唐代大篆书家李阳冰[ning宁],自命不凡,夸口说:秦代李斯以后,篆法直接传人就是他了。在唐中期的天宝、大历年间,他刻写过许多篆字碑和碑额,见于著录的就有《三坟记》、《城隍庙碑》等三四十件,但现存者只十六七件了。

第四,反映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关系的碑刻较多,并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唐蕃会盟碑》,刻于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竖于西藏拉萨大昭寺,至今尚存。碑阳右侧汉文,楷书,左侧藏文,内容记述唐蕃和约盟文;碑阴记载吐蕃起源、发展等历史情况及唐蕃会盟经过;碑侧记述参加盟誓双方官员姓名。据史书记载,唐蕃会盟前,曾屡战屡和,此次会盟划定唐、蕃辖界,并刻于石,使子孙后代铭记,标志着唐蕃之间一个和平时期的到来,数百年间未再发生过一次大的战争,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发展。此碑是研究汉、藏民族关系史的绝好实物材料;《南诏德化碑》,约立于阁罗凤赞普钟十五年(公元766年),碑在今云南省大理南太和村西。碑高3.02米,宽3.27米。内容记述了南诏政权建立初期的一系列重要史实,是研究南诏史的第一手材料;碑阴职官题名,提供了南诏前期职官制度和许多民族成员参加南诏政权的情况,是赞扬南诏国王阁罗凤业绩及南诏与唐朝关系的重要碑刻;《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碑通高280厘米,宽85厘米,厚16厘米。碑首额上刻十字架。碑阳下部及左右两侧用叙利亚文和汉文合刻70名景教僧的名字和职衔。碑文计32行,每行62字,分序、颂两部分。内容主要是叙述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在中国传播的情况,是研究唐代景教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此碑在明朝末年出土后,不但为中国学者所注意,也引起外国传教士的兴趣。19世纪初,曾有人想偷运此碑出境,由于广大群众的保护,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现存西安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