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舞蹈
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舞蹈传统。各民族的舞蹈大多和本民族的风俗,如婚俗、信仰习俗等密切相关,具有淳朴、健康的特色。
早在汉代初年,就有巴人的《巴渝舞》。据有关文献记载,四川阆〔lang浪〕中渝水边上的賨〔cong从〕人英勇善战,曾经给汉高祖刘邦当先锋。他们也很喜欢跳舞,所用的舞具就是作战时使用的“板楯”。汉高祖教乐人学习了这种舞蹈,取名《巴渝舞》。板楯演变成一种鼓,叫作“鞞〔bing丙〕”。所以,巴渝舞也称《鞞扇舞》,在南北朝时还有表演。
中国四方各民族的舞蹈,很早就和中原舞蹈进行交流。魏晋南北朝时,大量的胡乐、胡舞涌进中原,于是到隋朝就产生了《七部乐》,唐朝又归纳成《十部乐》。
到了宋代,中国产生了官方的哲学——理学(也称“道学)。由于理学的统治,汉民族的舞蹈受到了很大的束缚。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却较少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也就较多地保持了天真、淳朴的民族特质,以其独特的风姿一直流传到现代。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歌舞之乡。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在隋唐时代已经创造出灿烂的舞蹈文化。距今1300多年前,当海则孜发明了热瓦甫、弹布尔的时候,维吾尔族同胞就创作了大型乐舞“木卡姆”。一直到明清时代,维吾尔族艺人们仍不断地从事“木卡姆”的创作,所以有《十二木卡姆》流传至今。
回历1271年(公元1854年,清咸丰四年),新疆和田的毛拉·伊斯木吐拉写了一本《艺人简史》。书中介绍和赞美了17位杰出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大都活动在回历800年至900年间(相当于公元1383—1483年,明洪武至成化年间)。五六百年前新疆兄弟民族中这些艺术天才,大多集文学家、诗人、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音乐理论家、乐器发明家于一身。书中提到的许多音乐家创作过多部“木卡姆”。
图52 新疆维吾尔族舞蹈
“木卡姆”类似唐朝的“大曲”。分为散序、叙事歌组和歌舞三部分。以《刀郎木卡姆》为例,第一曲是悠扬高亢的散板独唱;第二曲《切克特曼》是平稳的慢板,有众人合唱,舞者一对一对地相邀起舞;第三曲《赛乃姆》是中速舞曲,表演边走边转的双人对舞;第四曲《克乃克斯》是节奏鲜明、热情奔放的舞曲,众人围成圆圈舞蹈;第五曲《赛力曼》是快板舞曲,旋转舞蹈,情绪达到高潮,最后在原地急速旋转中结束。这是古代住在塔里木沙漠边上的“刀郎”人创造的歌舞,从中我们大致上可以想见唐代“胡旋”舞的风貌。“木卡姆”规模宏伟,《十二木卡姆》全部表演下来,需要20多个小时。
藏族的先人在唐朝称为“吐蕃”。汉藏民族的关系很密切。唐代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是民族团结的佳话。敦煌莫高窟第156窟有一幅晚唐时的壁画《张议潮出行图》和一幅《宋国夫人出行图》。图中仪仗队里有男女舞人的表演。他们的舞姿很有现在藏族舞蹈的特色。
藏族同胞能歌善舞,民间舞蹈遗产很丰富。著名的藏族舞有《锅庄舞》、《弦子舞》、《热巴》、《囊玛》等。《锅庄舞》也叫《卓》,是一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歌舞。有的节奏缓慢,舞姿舒展;有的节奏急促,激烈奔放。《卓》有许多动作是模仿禽兽的形态,如“猛虎下山”、“雄鹰展翅”等,和西藏地方风物及古代狩猎生活有关。《卓》有妇女手牵手的舞蹈,也有男女相爱手牵手的舞蹈。后来,《锅庄》被定为祭祀的舞蹈。相传,达赖一世时已经有《锅庄》,可知它的历史至少有五六百年了。藏族还有《弦子舞》,也称《谐》。由一个男子弹着弦子在前领舞,一群人跟在后边围成圆圈歌舞。歌声悠扬,舞袖飘拂,风格优美柔和。另外,有一种舞姿矫健、情绪开朗的踢踏舞,藏族人称之为《堆谐》。
图53 “卓”舞姿
“热巴”是一种融歌舞、说唱、杂技为一体的藏族民间综合性表演。它以铃和鼓作为主要表演形式,又有“铃鼓舞”之称。据艺人说,“热巴”大约产生于11世纪。藏族民间有许多专业性的“热巴”艺人,进行流动性演出。
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寺庙里有一种宗教仪式舞蹈,称作“羌姆”。以鼓、镲、铜号、骨号、唢呐等伴奏,有些节目配以喇嘛的诵经声。多用面具扮演神灵。“羌姆”面具造型生动,做工精细,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丰富的想象力。
图54 “热巴”舞姿
尼协
①金色②白色
③黑色③红色
挫俄之一
①镀金②白色
③红色④镀金
图55 “羌姆”面具举例
图56 “羌姆”舞姿举例
西藏风俗,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在布达拉宫山后的龙王塘表演《囊玛》。《囊玛》最初流行于西藏上层社会。据说《囊玛》本来并无舞蹈,只是唱六世达赖作的抒情诗。到八世达赖由内地回西藏时,《囊玛》才加进了舞蹈。九世达赖以后,《囊玛》一度萧歇。十二世达赖时,由于一部分回族同胞的提倡,《囊玛》又开始在拉萨盛行。拉萨的《囊玛》爱好者们,每天晚间集合起来,绕着八角街转一圈,最后到大昭寺前围成圆圈歌舞。
蒙古族舞蹈大多雄健有力,气势磅礴,但也有抒情优美的舞蹈。元代宫廷里演出过著名的《十六天魔舞》,而民间则流传着《倒喇》。据清代人的描写,《倒喇》表演时先奏乐,舞者随乐作舞。音乐的节奏越来越快,舞者就像流风回雪一样地旋转。艺人们“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从现在蒙古族的《灯舞》、《盅碗舞》中,不难寻到《倒喇》的遗风。
图57 盅碗舞
《安代》是流传在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古老的集体舞。最早是萨满教巫师为不孕或患相思病的妇女治病的歌舞。后来发展成人数众多的集体歌舞表演。无观者舞者之分,只要摆开安代场地,人们都可握着手帕或提起蒙古袍下摆进入场内尽情歌舞。舞蹈以各种甩巾、顿足、踏足和圆圈队形为特点。安代多在夏末到秋收间举办。一般从傍晚跳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通常一次安代少则七天,多则21天,最长达40天。参加的人数30—50不等,有的多达数百人。安代的主持者是“博”(萨满巫师)。
图58 “博”
蒙古族还有一种宗教性的舞蹈,称作《查玛》,也叫《打鬼》。它是喇嘛教的舞蹈。信仰喇嘛教的人认为一年一度正月间的“打鬼”,可以保佑太平。《查玛》表演时,都戴着面具。以鹿神为主要角色。有的面具是牛头上缀着五个骷髅。此外还有金刚、天王、狮、鹰、猴、凤凰、蝴蝶等30多种面具。表演时乐队打着鼓,吹着大号、羊号,摇着法铃、金刚杵等法器,气氛热烈而神秘。据说这种舞蹈是从西藏喇嘛处学来的,其后传遍各寺院。
图59 “查玛”舞姿
蒙古族古老的民间舞蹈,著名的还有“筷子舞”、“盘子舞”、“哲仁嘿”(跳黄羊圈)、“灯舞”、“十二属相舞”、“额日莫彻”、“娜若·卡吉德玛”等,以及“博”跳神、祭天、祭地、祭神树、祭敖包、祭火等表演的各种“博”舞。
陶德格木
朝依济拉主神
朝依济拉皈依神
铃卡都尔呼德
图60 “查玛”造型
图61 额日莫彻
满族的先人原先住在中国东北地区。古代满族大宴会时,主人家男女必定要轮番起舞,动作是“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这种舞蹈叫《莽式》。《莽式》在清朝很流行。传入宫廷后,不仅诸王、大臣要跳《莽式》,就连康熙皇帝也曾在孝惠章皇后70寿辰时跳过《莽式》。根据传世的《东海莽式总歌诀》,我们知道《东海莽式》是一种大型的满族组舞。内容分为九折:起式、穿针、摆水、吉祥步、单奔马、双奔马、盘龙、莽怪出洞、大圆场。满族还有一种《野人舞》,叫作《巴拉莽式》,是在盛大的祭神树仪式时表演的。这是表现古代久居深山老林的巴拉人爱情婚俗的大型集体舞。表演分五段。表演者要披发,穿豹皮裙、柳叶裙。这是满族中最有原始遗风的一种舞蹈。
《扬烈舞》是表现满族骑射生活的传统舞蹈之一,分远望、追踪、行围、神武之功和猎成五个段落,有响箭、舞刀等20多个动作。表演时,一人踩高跷,骑假马,一人披黑皮,涂脸扮野兽。还有一个拿红油簸箕的,用筷子刮响簸箕唱歌。结果是踩高跷的武士把野兽射死。
《萨满舞》和《手鼓舞》则是满族人信奉的萨满教巫师跳神时所表演的舞蹈。
居住在中国西南和中南地区的瑶族,有个古老的风俗。过年时要祭“槃瓠”(盘古),十月间祭“都贝大王”。祭神时要跳《长鼓舞》。男女成群结队,连袂踏歌。青年们在跳舞的过程中,选择对象,自行婚配。瑶族所用的“长鼓”,鼓身中空,很细。两头粗,蒙着鼓皮。有长短两种。跳舞时,左手横握小长鼓的中间,上下翻转舞动,右手随之拍打鼓面。也有男子将大长鼓挎在身前,双手边击边舞的。瑶族《长鼓舞》起源甚早,宋代人的笔记中已有描述。
苗族是中国南方古老的民族。至迟在晋代,苗族已有《鸲鹆舞》。明清时代仍有流传。鸲鹆就是“八哥儿”。浑身黑色,能模仿人说话。
苗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芦笙舞》。芦笙是一种特制的吹管乐器,有大中小三种。清代人编写的《广舆胜览》中有一幅芦笙舞图。画的是一个苗族男子吹笙领舞,一个女子左手挥巾,右手摇铃跟着舞蹈。这是当时《芦笙舞》表演的一种方式。后来表演形式有所发展。每逢节日,苗族同胞就跳《芦笙舞》。有时几十人,有时上百人。围成圆圈,每人捧着一个芦笙,边吹边跳。有时还有两个芦笙队或两个芦笙手的竞技表演。
彝族也是居住在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彝族的婚丧仪式以及祭祀活动中都有舞蹈。有的学者按其形式和功能分为10种:有请神治病用的皮鼓舞“苏尼且”,有丧事用的“孜额且”(包括迎宾用的“蝶维兹”、致哀的“瓦孜嘿”、为死者灵魂引路的“阿骨格”和“扯格”、敬酒用的“知孜苏且”),丧事用的“锅多”,丧事用的“扑火舞”,婚礼用的披毡舞“喜希苏且”,火把节时的女子集体舞“都火”,自娱的对脚舞“达踢”,自娱的跳蹀脚“谷追”,表现征战的铁叉舞“舍解且”,表现农作的荞子舞“格子且”。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凡节日、迎送宾客、祭祀、婚丧,都有歌舞。“萨朗”和“哟粗布”是喜庆活动的自娱性歌舞。“布兹拉”即羊皮鼓舞,是羌族巫师跳的祭祀性舞蹈。“巴绒”是古老的迎宾舞,“克西格拉”和“哈日”是军事性舞蹈。羌族舞蹈以腿部动作为主,以呼喊为节奏,或边歌边舞,显示了古老的舞风。
图62 清代 苗族《芦笙舞》(采自《广舆胜览》)
壮族是中国除汉族外人数最多的民族。壮族先民有一种古老的乐器,叫“铜鼓”。广西有举世闻名的花山崖画,画中有舞蹈场面,也有铜鼓。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和西林县普驮汉墓出土的铜鼓,上面很细致地刻铸了一群头戴羽饰、张臂或叉腰的舞人。说明壮族铜鼓伴奏的舞蹈有悠久的历史。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