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四节 良师益友的熏陶

第四节 良师益友的熏陶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重视师友的说法,认为师友的熏陶对一个人能否成才有很大关系。关于老师的作用,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所说的“道”,本意是指道统,但也可以解释为道德,即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业”是指学业,授业也就是传授知识。“惑”是疑惑,解惑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韩愈的话,用现代语言说就是:老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给学生知识,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人。由此看来,老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个人的成才实在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古人也认为学生对于老师不应当亦步亦趋地单纯仿效,被动地接受教育或盲从,而是教育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要跳出老师的窠臼。“举一反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是强调学生要在老师的教导下独立思考,并且下决心将来定要超过老师。《礼记·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省力,而他得到的收获却很大,并且还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虽然很卖力气地教,他的收获却很小,并且还常常埋怨老师没有讲清楚。由此可见,得到一位良师,并善于向良师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是很重要的。

关于朋友的作用,《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说,在学习上如果没有朋友互相帮助,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则会使人孤陋寡闻,知道得很少。至于如何结交朋友,朋友之间的关系应当怎样,在《礼记 ·曲礼》和《礼记 ·儒行》中也都有论述,大意是朋友之间要讲仁义,要讲信用,相互间是志同道合的关系,在一起很快乐而不会互相讨厌。分别后久不相见,听到挑拨离间的流言决不会相信。因为交友的出发点是志同道合,所以意见一致的时候能共同进步,万一有了分歧,也应客客气气地分手。根据古人这样的原则交朋友,结交的当然是益友,这对于一个人的成才自然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古代的青少年,受良师教导而成才者,有许多实例。如孔子的弟子三千,其中有72贤人。这些贤人当然是出类拔萃的人才。72贤之中,有的与孔子年龄相差无几,当然不能算青少年成才,但是青少年成才的也不乏其人。以德行著称的颜回,死时才30岁左右。以政事著称的子贡,比颜回还小一岁。以文学著称的子游,比子贡小14岁。孔子死时他才27岁。子夏比子游大一岁。子张比子游小三岁。曾参比子游小一岁。子鲁、子循、子析,都比子游小五岁。子石,即后来以“坚白之谈”著名于世的公孙龙子,比老师孔子小53岁,孔子死时他还只有19岁。他们的成才,与孔子这位良师的教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书法家钟繇〔you由〕,用正楷写的《贺捷表》,被人称誉为“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意思是写得规规矩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成功的楷书,是后代临摹学习的典范。钟繇的成就,实得力于他从师东汉的书法家曹喜、蔡邕、刘德升。特别是刘德升,写的字被人称赞为“丰赡妍美,风流婉约”。他悉心指导钟繇学习书法,把自己多年学习书法的体会全都手把手地传授给了钟繇,这才使得钟繇在青年时代就已成为一位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后来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他自己精思学书30年,一是得力于勤学苦练,连在临睡时还要不断地在被子上比划,把被子都划穿了;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的基本功是由老师刘德升传授的,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的指点。

晋朝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成就大大超过钟繇,被人尊称为“书圣”。他七岁就喜欢写字,而在书法上真正有所长进,那是在得到老师卫夫人的精心指点以后。据说,卫夫人曾详细地向王羲之讲解了她自己著作的《笔阵图》。从此,王羲之在运笔上才有了很大的长进,使他在青年时代就已成长为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作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南宋的吕祖谦是当之无愧的。吕祖谦自己出身于书香门第,具有家学渊源,继承了中原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且由于他虚心好学,师从过林之奇、汪应辰、胡宪等著名学者,又结交了当时青年中之佼佼者朱熹、张栻〔shi试〕等人,互相切磋琢磨,终于形成了他自己博大精深的学问,人们称之为“吕学”。吕祖谦晚年与弟弟祖俭、从弟祖泰等在金华创办了一所丽泽书院,聚徒讲学,培养人才。吕祖谦把丽泽书院办成一所开放式的书院,不以门户相标榜。学生来去自由,愿意在这里学习的固然欢迎;学了一阵子想走的也不勉强挽留,更不会革出教门,师徒反目为仇。如果到别处学了一阵子又想回来学习的,照旧欢迎,不加歧视。当然也欢迎别处的学生来丽泽书院游学。吕祖谦给学生讲课时,经常提醒学生不要盲从老师的说教,应当自己独立思考,跳出老师的窠臼。他说:“今之为学,自初至长,多随所习熟为之,皆不出窠臼。惟出窠臼外,然后有功。”意思是:学生跳不出老师的窠臼,成就不了自己的学问,只有跳出老师的窠臼,才能成就自己的学问。正是因为吕祖谦公开鼓励学生要跳出老师的窠臼,所以丽泽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善于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其中有不少在青年时代就已成才,也有不少后来成长为跟吕祖谦一样有名的学者。

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是正常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教学相长,使文化学术得到继续发展。南宋教育家朱熹和他的学生黄榦〔gan干〕的关系,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黄榦是听刘清之的介绍去找朱熹问学的。其时朱熹正在武夷山讲学。黄榦冒着严冬的风雪赶到武夷山,正巧朱熹有事出门了,他就在朱熹的寓所附近找家客店住下,每天和衣而卧,等着朱熹。过了两个月,朱熹从外面回来了。黄榦赶快前去行拜师礼,从此就在朱熹门下求教。朱熹对黄榦很器重,认为这个学生不但能很好地体会老师的教导,并且还善于独立思考,对书本知识作进一步的发挥。为了开阔黄榦的眼界,朱熹还叫他到吕祖谦那里请教,又叫他读张栻写的书,对当时鼎足而立的朱、吕、张三家的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张栻去世时,朱熹语重心长地对黄榦说:“我们这一辈人越来越少了,发展文化学术的责任已落到你们这一辈人的肩上了。”他为了让黄榦能全部继承自己的学术,还把自己的爱女嫁给这个诚实可靠的学生为妻。朱熹修建的竹林精舍完成后,每逢他自己因事外出时,就请黄榦到精舍帮他代课。他编撰《礼书》的时候,把《丧礼》和《祭礼》二编交给黄榦编写。黄榦写出初稿后,朱熹看了很满意,认为跟自己当初拟订的编写提纲和体例完全一致。朱熹晚年病重的时候,黄榦不在身边。他写信给黄榦说:“我已不久于人世,我相信你能继承我的学业,我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朱熹死后,黄榦为自己敬爱的老师兼岳父守孝三年,并且终生为了发扬老师的学术从事教学和著述。

老师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有时还超过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范围,有些老师还在经济上和其他方面无私地帮助学生,如不收学生的学费,完全为学生尽义务,使本来没法上学的孩子也能得到学习的机会而后来终于成才。三国时期的邴〔bing丙〕原,11岁丧父,家里十分贫穷,无法上学。他家隔壁就是一所书塾,邴原看到与自己年龄相仿佛的孩子每天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不禁悲从中来,站在书塾门口放声大哭。书塾中的老师出来问他为什么哭,邴原回答说,我羡慕那些能到书塾中读书的学生,所以不由得伤心地哭了。老师说,你想读书也可以来呀。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老师说,只要你有志气,好好学习,我可以不收你的学费,还送书籍和纸墨笔砚给你。邴原听了十分高兴,赶快跪下给老师磕头拜师谢恩,从此就进书塾读书。他一个冬天就读完了《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童年时代就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后来终于成长为一个有名的人才。

老师对于一个人成才与否关系重大,无怪乎中国古代学生尊敬老师蔚然成风。古时候,有些人对待老师比对自己的亲生父母还亲。老师生病的时候,学生衣不解带地昼夜服侍。老师去世时,学生自动为之守孝三年,远道的学生还跋涉千里来为老师送葬,或把寓居外地的老师的灵柩护送回家安葬。古代的这种师生关系,今天虽然不一定完全照搬,但也是很值得参考的。


邴原拜谢老师的帮助

中国古代的青少年,由于朋友间的互相切磋互相鼓励而成才的实例,也可以举出许多来。东汉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一带)的陈重和雷义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从小在一起学习,互相切磋砥砺,学业日有长进。豫章太守张云听说陈重的学问和人品都很好,就想举他为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凡被举孝廉者,多数能被任为“郎”这种官职)。陈重知道后,说雷义的学问和人品都比自己强,坚决要求把这个做官的机会让给雷义。为此,他和太守互通书信达10余封之多。太守张云不同意陈重的推让,但答应于第二年也举雷义为孝廉。这样,陈重才答应接受推举。后来,陈重和雷义二人都做了尚书郎的官,成为当时著名的一对人才。这个朋友之间互相切磋、互相推让而共同成才的故事,十分感人,人们编了两句歌谣称赞他们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意思是说,胶和漆的结合是十分坚固的,但是还不如雷义与陈重的友谊更为坚固。

东晋的祖逖和刘琨互相勉励共同成才的故事,在历史上也一直被引为佳话,千古流传。他们俩年轻的时候,中国北方的大片土地已被匈奴等少数民族所占领。他们俩跟着司马氏皇族迁徙到了江南,同在一处做小官。他们胸怀大志,不甘心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白天,他们俩经常在一起共同研究学问。夜晚,在一起共同谈论国家大事,抒发个人的爱国胸怀。谈累了,两人就共盖一条被子同床而睡。睡到半夜鸡叫头遍的时候,祖逖就把刘琨叫醒,两个人一起到庭院中拔剑起舞,锻炼身体,准备将来好为国出力。后来祖逖被起用,带兵北伐。他中流击楫,发誓定要收复中原。刘琨听到祖逖被起用的消息后,给亲友们写信说:“我枕戈待旦,立志杀敌,常恐祖逖先我一步。”祖逖和刘琨最后虽然都没有能收复中原,祖逖因北伐受人牵制而忧愤死去,刘琨在北伐中为国牺牲,但是他们的友谊促进他们共同成才的故事,对于后人是颇有教育意义的。

唐朝的萧颖士,四岁能写文章,10岁补太学生,读书过目不忘。他早年与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李华、邵轸、赵骅七人结为好友,互相勉励,共同研究学问,时人称他们为“殷颜柳陆,李萧邵赵”。有一次,萧颖士和李华、陆据同游洛阳龙门,一起读路旁的碑文。萧颖士读一遍就能背诵,李华读了两遍也能背了,陆据读了三遍才能背下来。但是萧颖士并没有因为自己比朋友聪明而骄傲,而是尽自己的能力,与朋友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后来,他们八个人都成长为唐朝著名的文人学士,多数有著作传世,其中颜真卿还精于书法,是“颜体字”的创始者。李华是著名的散文作家,以《吊古战场文》闻名于世。陆据不但文章写得好,并且还因擅长物理而著名。柳芳是个历史学家,著有《唐历》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