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一节 东流入海的著名大川

珠江的西江和东江干流以南地区,处热带和南亚热带,为鱼米之乡,且为热带水果如荔枝、龙眼、芒果、木菠萝、香蕉等产区。这里四季常青,花果不败,极为富庶。


图30 樟江小七孔响水河

淮河、济水与钱塘江

在古代,以黄河中下游为活动舞台的中原人看来,天下最大的四条大河,当数江、河、淮、济。这是古人受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视野的局限所致。如今,江、淮、河仍为人们所熟知,而济水由于黄河不断改道,袭夺了济水很长一段河道,济水被肢解,其残余河段各取其名,只有它的源头仍叫济水。它在王屋山东南麓的济源市境内,济源是因济水之源得名。城北的济渎池是济水的东源,池前还有一座古代帝王祭祀济水的济渎庙。济渎庙规模宏大,中轴线长500余米,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现尚存殿宇70多间,包括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古碑数十通,以及千年古柏等文物,很有历史文化价值。博览济源,重温历史,可见当年济水在名山大川中的地位。

淮河流域位居中原大地,与黄河下游毗连,历来是中原逐鹿、兵家必争之地。淮河也和黄河一样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黄河是一条悬河,河床高出平原地面数米,黄河河道(包括故道)便成了华北平原上一条特殊的分水岭,亦是世界罕见的分水岭。淮河北部不少支流就发源于此。黄河泛滥曾多次袭夺淮河水系而注入黄海。

沿淮河干流西接秦岭一线的南北两侧,无论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有显著的差别,素有我国南、北方的“地理界线”之称。通常所说“南船北马”,“南人吃米”、“北人吃麦”,就是以此线划分南北的。此线以北,最冷的月平均气温低于0℃,土壤与河流冻结,冬季不能生长作物,基本无常绿阔叶林,水分不足,农业以旱作为主。此线以南,最冷月均温高于0℃,土壤与河流基本不冻结,全年可生长作物,有常绿阔叶树,水分较充足,以水田作物为主。因此,淮河在地理科学上是很有意义的。

钱塘江古称浙江,也是浙江省名的由来。它发源于皖南休宁板仓,全长494公里,注入杭州湾流向东海。流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从长度论,它算不上一条大江,但从江河景观来看,钱塘江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名江大河!

钱塘江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良好,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黄河长虽为钱塘江11倍,流域面积为15倍,但两条河的平均水流量却相差无几。钱塘江上游称新安江,中游称富春江,下游才称钱塘江,是一条物华民丰的锦绣之江。

新安江以山青水碧而闻名,素有“锦峰秀岭,山水之乡”的美誉。江水之清使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赞叹不已:“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新安江穿行于重山复岭之间,迂回于丘陵盆地之中。 自50年代新安江水库建成后,一坝挡碧水,高峡出平湖。湖面有575平方公里,浩如碧海,湖中有1078座岛屿,故又名千岛湖。湖周群山环抱,绵延起伏;湖中千岛浮翠,波光粼粼,倒影如镜;岛上林木蓊翳,洞石幽奇,景观各异,如同水上仙境。

富春江是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名江,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之誉。登富阳鹳山的“春江第一楼”,观富春江景色,江面舒展,近山如黛,远岭淡抹,江轮与白帆争流,鸥鸟同白云齐飞,如诗似画。富春江两岸盆地、平原、峡谷相间,沙洲散落于江水中间,江上渔舟,田间稻香,一派水乡风情。春来桃花满坞,夏日绿荫青山,秋桕染红碧水蓝天,冬天绿竹丛中盛开白梅。古镇临江,青瓦粉墙、层楼错落,码头上下车船奔忙。

富春江最引人入胜处是七里泷峡谷,又称严陵濑,有“严陵山水甲天下”的美称。峡谷下游,东西两岸有临江对峙的两座石峰,高数十丈,顶平如台,颇为壮观。东台称严子陵钓台。严子陵是刘秀的同窗,曾帮助刘秀复兴汉室,立过功劳。刘秀当皇帝后,召其为官,他婉言谢绝,隐居富春江,并常到此钓鱼。历代名人在钓鱼台留下不少墨迹,以追思这位高士的品德。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还在此筑严子陵祠,并颂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富春江过闻家堰,称钱塘江,江面壮阔,一展平川,浩浩荡荡,极具大江风采。当你漫步钱江大桥,或登临杭州月轮山六和塔鸟瞰,大江风采一览无遗。

钱塘江口形似喇叭,每当夏季涨潮时,大潮向江口涌来,渐近浪越高,形成一道接一道高出水面数米的“水堤浪坝”,以翻江倒海之势,轰雷震耳之声,排空而来,构成钱塘江怒潮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钱塘江潮水最大。自唐朝以来,海宁观钱塘大潮已成风俗。南宋建都杭州,朝廷规定每年八月十八日在海宁江面检阅水师。还有“弄潮儿”在惊涛骇浪中表演各种弄潮技巧(类似现代的冲浪运动)。海潮来势汹涌,为了防止潮水为害,自秦汉以来,在钱塘两岸不断修筑海塘。2000多年来,筑成一道长400多公里的“防海长城”,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岸工程之一。如今站在那高八米的防海长城之上,观览钱江怒潮,怎能不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所折服!

波澜壮阔的钱塘江,充满诗情画意的富春江,哺育了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生养了忍辱负重,雪耻报国的绝代佳人西施;激励着“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报仇雪恨的越王勾践;留传着不以功劳、王亲享权贵,甘愿耕钓富春江的严子之风;洒下了一身正气的谢翱恸哭民族英雄文天祥那悲壮的珠泪!巍巍的鹳山之上,“双松挺秀”亭伴,还长存着为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民族尊严而牺牲的近代文学家郁达夫兄弟之英灵。

充满诗情画意的富春江,触动过多少炎黄子孙的心灵,产生多少与江山相辉映的诗篇!今天,钱塘江又以崭新的姿容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高朋佳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