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我们已经身不由己地来到了的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正是一个必然地要用比较文化学的方式,去重思文化的时代。前面的表已经指出了比较文化学的基本方式,一是从五种历史类型进行进化类型比较,这一比较呈出的是文化的进化图式;二是以五大类型为基点,进行同一类型之内的比较,这一比较显示的是文化的多样展开。当比较文化学把历史与类型综合为一体进行研究的时候,在整体图景上显出了如下的特点:
第一,起源性的点由多到少。原始文化,虽然从文化起源基质——人的起源来说,有两种理论,一是由一而来的,从非洲到全球,二是多元发生,两种理论随着考古学的进展彼此起伏。倘若人类的一元发生最后被证实了,这种由一到多,还处于人种学和民族学层面,对文化的产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尚须研究,但仪式是由这由一到多的人所创造的,因此,在作为文化起源的仪式突破的多元性里,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在起作用,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原始文化的统一性。倘若一元发生被证伪了,一种生物进化的总规律,一种地球渐变的总规律,一种宇宙演化的总规律,仍然支撑着多样现象后面的一,因此,在从作为文化起源的仪式突破的多元性里,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作为文化起源的仪式突破,就现在的考古学材料来说,确实是多元发生的,它散布在全球各处,只见那星星点点,基本上互不相干,呈现出千光万彩。正是这种原始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构成了以后时代的文化多元性。到神庙文化这一级,点就相对少了,在汤因比选出21个文明中,有12个属于神庙文化[2],对这12个再作一点归纳,只有5个系统,埃及、两河、印度、中国、美洲。在此之外,还应加上西欧的卡尔特文化,共为六点。然后由这六个点向四周扩散。汤因比列举的12个,基本上是由六点扩散后的图景。因此,可以说,神庙时代是六点扩散出来的彩图。轴心时代,是三个点,地中海、印度、中国。这三个点各自扩张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区域。中国文化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即越南、朝鲜、日本。印度文化影响了南亚、东南亚、中亚。地中海文化则向整个周边扩散。在轴心时代的文化扩散中,印度与中国这两个文化区都得到了整合,而地中海以希腊思想、希伯来思想、波斯思想为中心,则未完成文化整合,逐步演进为相互斗争的三个文化区域,天主教文化区、东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现代文化率先在西方出现,然后向全球扩张,是由一点扩张,对全球进行整个的技术覆盖。从现代性进入到全球化,是由西方文化中最强大的美国兴起,然后扩向全球。因此,人类文化的五级跃进的原点,从原始文化的万点,到神庙文化的六点,到轴心时代的三点,到现代文化和全球文化的一点,构成了思考文化比较的多重角度。
第二,高一级文化建立在初一级文化的基础之上,其扩张,就变成了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不同模式。从原始文化向神庙文化的跃进,是高级文化影响低级文化的过程,这里的高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工具-经济形态,制度-组织形式,思想观念形式。当一个点上发生升级变革,升了级的文化就会向未升级的文化扩张,于是造成了文化间的冲突,然后是以高一级的文化为主的文化间的融合。已升级的文化的性质不同,其扩张的方式不同,文化冲突的方式就不同,文化融合的方式也就不同。在由原始文化向神庙文化的升级中,既是由石器向铜器的升级,也是由部落向国家的升级,还是图腾向主神的演变。在从神庙文化向轴心文化的升级中,既是由铜器向铁器的升级,也是由国家向一种大一统(帝国)的升级,还是由神学向哲学的演进。在从轴心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演变中,不仅是由铁器向机器的升级,也是由大一统向民族国家和世界体系的转变,还是由宇宙论的古代哲学向主体性的现代哲学的转变。由现代文化向全球文化的升级,不但是由机器到电器的升级,民族国家向世界治理的演化,还是由现代思想向后现代思想的转变。以上讲的是升级的共同性,在这共同性里又有差异性,从原始文化向神庙文化转化的时候,四大河域形成核心的典型,四大河域的不同文化,形成了在这四大河域中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不同形式。地中海的两大河域在地理上的接近,以及与周边原始文化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一种斗争型的组合。中国文化以黄河为中心形成一种夏商周的天下共主观念。印度河域升了级的神庙文化与周边原始文化的关系资料不足,但从轴心时代的演变,可以由后猜测其以前的基本框架。从神庙文化向轴心时代转变的时候,地中海文化在同时产生了三大思想,波斯的索罗亚斯德教、希伯来的犹太教、希腊哲学思想,后来又产生了伊斯兰教,四方的先知和哲学家在这里进行着思想上的拼斗,未能统于一尊,却形成了独特的地中海文化演进模式。轴心时代的印度文化在外来的征服者与本土人融合的基础上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灵关怀形成了印度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印度文化对周边的巨大影响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以家/国/天下一体构成政治-社会形态,以儒道互补、儒法互用、儒墨互持的形式,铸成思想上的和合性,以夷夏观念和朝贵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天下观。当现代文化在西方兴起,西方文化建立在地中海文化的斗争性上,决定了现代文化向全球扩张的形式。当这种扩张进入到与之不同的其他文化中时,其激荡起的冲突是不一样的,其产生出的现代文化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一方面,西方现代文化的扩张形成了一种世界体系的景观,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体系中的具体构成,因各大文化在轴心时代已成模式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现代性历程,进而形成不同的现代性模式:俄罗斯的,日本的,中国的,印度的,伊斯兰的,拉美的……从现代文化到全球文化,一方面,西方文化经过与各非西方文化的400年交往,在主导现代性和走向全球化中,不断反省自身;另一方面,各非西方文化在已经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体验形形色色的困难,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取得了各有特色的成就,当全球化的到来要求各文化有一个新的组合的时候,400年的现代性历程构成了全球重新组合的基础,同时也提供了重新组合的多种模式。在从原始文化到全球文化的漫长历程中提供的冲突与融合模式,为思考文化比较提供了多重角度。
第三,文化在进化中越是走向高的层级,低级文化就越是难以存活。在原始文化时期,人类的文化形态,从求同的方面来说,是相对类同,从审异的方面来说,又是多种多样的,“1915年,人类学家算出了650种各种类型不同的文化”[3]。到高级文化时期,只有大类6种,亚型10多种了。到轴心时代,大类是减为3种,亚型不到10种,到现代文化兴起之前,前两个时代中曾辉煌过的文化,好多都已经灭亡了,如埃及,两河、卡尔特、维京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但在现代性以前,神庙文化和轴心文化的灭亡,只是说在这些文化的高级形式的演化中,进入了新的融合,如希腊、罗马、卡尔特、北欧诸文化,融合进了基督教文化之中。但与之并存的各种原始文化还并存在神庙文化和轴心文化的边缘,以及更远的地带。现代社会开始以后,玛雅、阿兹克、印加文化灭亡了,这种灭亡是未能融入现代社会的灭亡,同时,还有更多一直与神庙文化、轴心文化并存的原始文化在现代性的全球扩张中,也纷纷危殆和消失了。文化的层级进化,首先是生存性的,优胜劣败,由于是生存性的,那么,这优,只是工具性的,这劣,也是以工具衡量。这样一来,工具利钝,成了衡量文化进化的标准。然而,文化的本质,不仅是工具,而有更多的内涵。如果说,一种文化,是对人类某一方面的独特性发展,那么,一种文化的灭亡,就是人类这一方面独特性的被灭绝。然而,在很长的时间内,这一文化的本质,从现代社会兴起之时,就没有被世界的主流文化认识到。在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过程中,这种文化灭绝都被看成是好事,因为文化被作了价值分级,这种文化是野蛮的/愚昧的/低级的,那种文化是文明的/理性的/高级的。野蛮/愚昧/低级的文化应该灭亡。只是在这一灭绝文化的过程进行了几百年之后,西方文化对这一问题才有质的省悟。
然而,如何认识文化,仍然有很多问题摆在人类的面前。而比较文化学正是人类去认识文化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对人类文化五层级的历时展开和在每一级的共时呈现,来思考文化的共性问题。
注释
[1]此文发表在张法:《跨文化的学与思》,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汤因比的12个属于神庙文明的是:埃及、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叙利亚、中国、印度、玛雅、安第斯、尤卡坦、墨西哥文明。
[3]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31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