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二 “互市”和“贸易”观及其东西的视差


[17]《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1517─1840)》,第260页。


[18]许明龙探讨了出现降温的原因,参见《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退潮原因初探》,载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七期,1994年5月。


[19]参见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二卷,罗经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3~226页。


[20]同上书,第227页。


[21]参见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2]托马斯·曼:《从对外贸易取得的英国财富》,转引自《世界文明史》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2页。


[23]詹姆斯·海维亚:《“东方风俗和思维”之考虑:英国首次派遣使节到华的计划与执行》,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七期,1994年5月。


[24]《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1517─1840)》,第48页。


[25]同上书,第57页。


[26]斯当东比较具体地阐述了不为贸易所局限的英国的这种动机,当时的英国对中国还抱有一种神秘而向往之感。参见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第一章。


[27]同上书,第40页。


[28]梁廷枏:《粤海关志》卷二三《贡舶》三,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35册。


[29]梁廷枏:《粤海关志》卷二三《贡舶》三,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35册。


[30]那门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大炮被作为无用之物放在清闲的圆明园,以至于英国人一个世纪后以武力进入这个园子里看到它时,又把它送到了它的来源地。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故事。


[31]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21页。这种看法不仅普遍而且维持了很久。马士指出,晚近的一篇讨论对外贸易的中国论文还说:“来自西方的外国人都天然爱好牛奶和奶油,耽于这种奢侈嗜好的结果造成了结便的毛病,这毛病只有靠大黄和茶才可洗他们的肠胃,恢复他们的精神;一旦把这些东西予以剥夺,他们便会马上病倒……如果我们停止了与夷人通商,他们的国家里边便会发生骚扰和混乱;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必须要我们的货物的第一个理由。”(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张汇文等译,第150页)


[32]《林则徐集·公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8页。


[33]《林则徐集·公牍》,第65页。


[34]同上书,第125页。


[35]同上书,第126页。


[36]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张汇文等译,第158页。


[37]广东省文史研究馆译:《鸦片战争史料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页。


[38]瓦特尔:《各国之法律》(The laws of nations),转引自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