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1.2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伦理学


最后,叔本华伦理学的悲观主义特征也是一目了然的。在他的视野里,人类是一群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囚徒,世界只是虚幻,人生只有痛苦。生活的价值全等于痛苦与无聊的磨难。因此,人生并无积极肯定的价值,甚至连人本身的存在也是一种错误,一个只有忏悔和绝望的噩梦,一场不得不硬着头皮演下去的悲剧。这种悲观的人生哲学,给叔本华的伦理学乃至于整个哲学都罩上了一层灰阴暗淡的色彩,甚至带有明显的印度佛教的出世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这大概与叔本华曾经跟随迈耶尔教授潜心于印度佛学的经历直接相关。但从现实的内容来看,这一特征更多地受制于他所属的特殊时代。


人们知道,叔本华的时代正是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困难时期,一方面,德国资产阶级受到、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巨大鼓舞,企图挣脱普鲁士封建王朝的羁绊,夺取政权。因而在理论上必须摈弃理性主义的抽象道德呼吁,一切都有待诉诸行动和意志,成功在于追求。然而,在另一方面,德国资产阶级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力不从心。当1848年至1849年革命失败后,封建容克地主在德国大举复辟,在这种反扑的屠刀面前,德国资产阶级的野心昙花一现,一下子掉进了失败与恐惧的冰窟,追求的欲望为“横亘于追求与现在目标之间”的东西所阻隔,结果只是失败,欲望无法满足,剩下的只有不能满足的痛苦。于是乎,绝望、悔恨、空虚……接踵而至。作为一位过于敏感的思想家,叔本华无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现实,他没有像黑格尔那样依偎于普鲁士王朝的怀抱,感受着现存事实的合理性,而是从另一个方向发现了这一现实所意味的人生寓意,预言性地道出了这一时代里资产阶级的内心情愫和心理;更何况叔本华本人也承受着哲学失意的铅块而苦不堪言呢?!




〔2〕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6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28页,伦敦,爱伦出版公司,1915。


〔4〕 参见上书,40、60页。


〔5〕 参见上书,35页。


〔6〕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32页。


〔7〕〔8〕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38页。


〔9〕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96~97页。


〔10〕 [德]叔本华著:《爱与生的苦恼》,30页,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11〕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11~113页。


〔12〕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60页。


〔13〕〔14〕 同上书,169页。


〔15〕 [德]叔本华著:《意志自由与宿命性》,见《论人性》,英文版,70页,伦敦,爱伦出版公司,1910。


〔16〕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22、210页。


〔17〕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51页。


〔18〕 同上书,153页。


〔19〕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36页。


〔20〕 参见[英]D. W. 汉姆尔林著:《叔本华》,英文版,70页,伦敦,爱伦出版公司,1980。


〔21〕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63页。


〔22〕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72页。


〔23〕〔24〕 同上书,177页。


〔25〕 同上书,178页。


〔26〕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14页。


〔27〕 同上书,504页。


〔28〕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09页。


〔29〕 同上书,514页。


〔30〕 同上书,427页。


〔31〕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73页。


〔32〕 同上书,447页。


〔33〕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37页。


〔34〕 同上书,536页。


〔35〕 [德]叔本华著:《爱与生的苦恼》,4页。


〔36〕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46页。


〔37〕 同上书,549页。


〔38〕 同上书,550页。


〔39〕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62~5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