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10.2 胡塞尔现象学的主体价值论


〔28〕 同上书,24页。


〔29〕 [德]E. 胡塞尔著:《哲学是一门严密科学》,见[美]Q. 劳尔编译:《现象学与哲学危机》,英文版,71~72页,纽约,1965。除括号内原有着重点外,其余着重点系引者所加。


〔30〕 [德]E. 胡塞尔著:《现象学的观念》,11页。


〔31〕 [德]E. 胡塞尔著:《巴黎演讲》,P. 考斯特巴英译本,98页,海牙,1975。


〔32〕 [德]E. 胡塞尔著:《笛卡尔沉思》,D. 凯恩斯英译本,26页,海牙,1971。


〔33〕 西方有些研究者认为,胡塞尔的这种“超验自我”,有如东方哲学中的“真人”(Atman)、“菩萨”(Purusha)。参见[美]H. 巴恩斯著:《一种存在主义伦理学》,第八章;[德]E. 胡塞尔著:《巴黎演讲》,P. 考斯特巴英译本,“英译者序言”。


〔34〕 胡塞尔在其“超验自我”基点上建立的“自我学”(egology)也类似于一种“单子学”(monadology)。


〔35〕 [德]E. 胡塞尔著:《笛卡尔沉思》,D. 凯恩斯英译本,26页。


〔36〕 [德]E. 胡塞尔著:《理念》,英译本,246页。


〔37〕 [德]E. 胡塞尔著:《巴黎演讲》,P. 考斯特巴英译本,25页。


〔38〕 详见[德]E. 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第一部分。


〔39〕 [德]E. 胡塞尔著:《笛卡尔沉思》,D. 凯恩斯英译本,90页。


〔40〕 同上书,107页。


〔41〕 [德]E. 胡塞尔著:《第一哲学》,载《哲学译丛》,第三、四期合刊,1966。译文略有改动。


〔42〕 参见[德]E. 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70页。


〔43〕 同上书,58页。


〔44〕 [德]E. 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5~6页。着重点系引者所加。


〔45〕 [德]E. 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8页。


〔46〕〔47〕 同上书,9页


〔48〕〔49〕 同上书,13页。着重点系引者所加。


〔50〕 同上书,13页。


〔51〕 [德]E. 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4页。


〔52〕 同上书,15页。


〔53〕 同上书,16页。


〔54〕 同上书,17页。着重点系引者所加。


〔55〕 [德]E. 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9~20页。着重点系引者所加。


〔56〕 同上书,63页。


〔57〕 同上书,71页。


〔58〕 同上书,81页。


〔59〕 同上书,82页。


〔60〕 参见上书,97页。


〔61〕 [美]Q. 劳尔编译:《现象学与哲学危机》,英文版,192页。


〔62〕 参见[美]M. 纳坦逊(Maurice Natanson)著:《埃德蒙特·胡塞尔:负有无限使命的哲学家》,第八章、第九章,美国伊利诺伊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


〔63〕 [德]E. 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