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18.3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伦理学


此外,马斯洛的人本主义还有一个重大的缺陷:他没有对其所视为中心的“人”或“人性”做出具体的规定,因而同样落入了抽象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的窠臼之中。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人,因之也没有抽象的人性。以一个毫无具体规定的人或人性概念作为理论的起点,势必导致抽象的逻辑推论和逻辑结论,结果,不但难以真正达到科学地解释人、维护人的目的,而且最终会走向这一目的的反面,因为抽象的人和人性论只能导向无法说明人的结果。这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理论教训之一。


然而,指出马斯洛理论的失误并不是全然抹煞其理论的实际意义或某些合理性。实际上,我们客观地认定:马斯洛的理论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显示出它特有的合理价值。


一方面,从比较的角度来看,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是对斯金纳等行为主义的理论革命和超越。前面说过,人自关系或人与世界的关系已成为当代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更是心理学如何解释外在环境对人的内在心理之影响的中心课题。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倒向了环境决定论一面,这种倾向忽视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容易把人机械化或实物化,因而是不科学的。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主张是对这一倾向的大胆反动,在理论上是积极的。不幸的是,马斯洛又忽视了问题的另一方面,特别是人的社会环境方面。


另一方面是从当代西方文明的总体上看,马斯洛的理论客观地反映了西方社会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并由此而导致出现人的失落和人的危机的情况下,人们要求重新正视人、高扬人性,以消除技术化所带来的非人化、非人道化后果之心理愿望。现代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对人们生活与行为制约的日益严密和加深,造成了人们对科学与自身关系的深切关注。这一现象也导致思想家们产生种种不同的看法,或主科学、唯科学乃至导致现代科技崇拜;或反科学、主人道、高扬人性的旗帜。如果说,人类曾在神人角逐的时刻(中世纪末叶的文艺复兴)把科学视为人性力量的象征而使两者组成了同一面旗帜的话,那么今天,当他们发现科学与人或人性不仅有着同一相依的联系,而且也有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时,他们对这两者的观念和态度也就开始产生分歧了。斯金纳走向了唯科学主义,而马斯洛则走向了人道主义,两者相互对峙,各执千秋。


也许,真理存在于一种新的科学综合之中。我们认为,关于人的研究,既不能采取弗洛伊德的方式,只关注病态人;也不能采取斯金纳的方式,只关注受环境制约的人;亦不能采取马斯洛的方式,只侈谈抽象的人。而应该是三者的合题:既要研究黑暗中的人(病态人),也要研究光明中的人(健康人);既要研究受环境作用和影响的人,也要研究创造和作用于环境的人。而这一问题的最终解答又必须求助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即把人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之中来考察、解释和说明。同样,关于人与科学的研究,我们也不能只听从斯金纳和唯科学主义者的,或者只接受马斯洛和人本主义者的,而应该是两者的综合和历史主义理解。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人与科学、价值与真理的统一,并最终揭开人类价值世界的谜底。这是我们从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当代心理学伦理派别的研究和比较中获得的基本认识。




〔110〕 转引自[美]弗兰克·戈布尔著:《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9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11〕 转引自[美]弗兰克·戈布尔著:《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10页。


〔112〕 [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5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着重点系引者所加。


〔113〕 [美]A. H.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4〕 参见上书,14~19页。


〔115〕 [美]A. H. 马斯洛著:《人性能达的境界》,155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着重点系引者所加。


〔116〕 [美]A. H.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7页。


〔117〕 [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5~6页。


〔118〕 [美]A. H. 马斯洛著:《人性能达的境界》,112页。


〔119〕 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44页。


〔120〕 参见[美]弗兰克·戈布尔著:《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18页。


〔121〕 [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45页。


〔122〕 [美]A. H.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340页。


〔123〕 [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51页。


〔124〕 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23~39页。


〔125〕 同上书,51页。


〔126〕 [美]A. H.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51~52页。


〔127〕 同上书,52页。


〔128〕 同上书,53页。


〔129〕 [美]A. H.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53页。着重点系引者所加。


〔130〕〔131〕 同上书,69页。译文略有变动。原译将“偶尔”一词置于系动词“不是”之后,有误原意。


〔132〕 [美]A. H.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54页。


〔133〕〔134〕 同上书,92页。


〔135〕 关于这16个方面的详细论述,请详见[美]A. H.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115~116页。


〔136〕 [美]A. H. 马斯洛著:《人性能达的境界》,12页。


〔137〕 详见[美]A. H. 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182~207页。


〔138〕 [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第一版序言”,9页。


〔139〕 同上书,88页。


〔140〕 同上书,9~10页。


〔141〕 [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10页。


〔142〕 详见上书,21~22页。


〔143〕 详见[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37~39页。马斯洛从9个方面论述了缺乏性爱与存在爱的区别,限于篇幅,不作赘述。


〔144〕 同上书,131页。


〔145〕 同上书,144页。


〔146〕〔147〕 [美]A. H. 马斯洛著:《人性能达的境界》,52页。


〔148〕〔149〕 同上书,53页。


〔150〕 同上书,55页。


〔151〕 [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73页。


〔152〕 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人性能达的境界》,66~74页。


〔153〕 马斯洛从15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影响。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8~14页。


〔154〕 同上书,15页。


〔155〕 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人性能达的境界》,128页。


〔156〕 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人性能达的境界》,128~133页。


〔157〕 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人性能达的境界》,50~51页。


〔158〕 同上书,134~135页。


〔159〕 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6页。


〔160〕 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人性能达的境界》,135页。


〔161〕 详见[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74~75页。


〔162〕 参见[美]A. H. 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