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东亚世界秩序中形成的这种“欲望”,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构成了我们观察近代东亚世界国际关系的特殊路径。这个作用发生的精神途径,在于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承认”一词。
我在前面引述过科耶夫的“历史终结”论,在依据黑格尔的观念解释人类起源时,他对“欲望”的本质属性做了解释。他写道:“所有欲望都倾向于通过一个将被欲望的对象加以同化的行为得到满足。满足欲望,就是将对象作为他者扬弃,将对象变为自己的东西。”将对象据为己有,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并不难理解,但这些还只是一般动物性的欲望,就仿佛饥渴引发对食物的欲望。那么,什么是人特有的欲望?对于人格而言,欲望意味着“被承认”,即被对象所承认。而这种对“承认”的欲望,是一种对对方“欲望的欲望”,“只能在一场为了‘承认’展开的殊死战斗中并通过这样一场战斗,才能实现。”[27]
对方同样有获得“承认”的欲望,这样,欲望的满足就必然变成人格间的斗争。科耶夫的这种解释,给我们带来了富有洞察性的启发。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惮于进行类比,就会发现,在国家的起源上,欲望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也就是说,国家有获得“承认”的欲望。这种欲望的强度,与这个国家自我意识的强度直接相关。由于日本长久置身于东亚世界体系,它形成了与这个体系的核心国家(中国)同型的欲望,以及基于这种欲望的自我意识和精神。由于双方欲望的同型性,双方为了“承认”而展开的斗争,将对方“变为自己的东西”的特性,也就愈发显得激烈。在条件成熟时,这种“欲望”就转化为“殊死战斗”。国际公法被制定并生效后,国家行为开始受到法律制约,这种“承认”的斗争就转化为政治的法律的行为。[28]这种国家间的精神现象,不幸为近代东亚世界的演化史所证实。
近代东亚世界的演化史,是争取西方列强“承认”的历史,是期望列强“平等待我”的斗争史。这个过程既表现为国家间的暴力战争,也表现为西方国家推行国际法新秩序的过程。[29]而在东亚世界内部,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历史,就是日本为实现自身欲望而斗争的历史。明白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为何1870年明治日本与清朝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谈判以及随后它与朝鲜的外交交涉,都涉及确立日本自身与中国平等(或“平行”“对等”)关系的核心问题。[30]
当然,故事还有另外一面,也是我们迄今为止未充分注意的一面,那就是近代中国从日本获得“承认”的欲望。具体来说,近代日本之所以成为晚清以来中国改革(比如“戊戌变法”)的一种蓝图或是革命(比如“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同样与留日知识分子的“欲望”有关,因为他们在明治日本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影子。[31]这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精神史的重要特征。
我无意对此做进一步的哲学讨论和历史叙述。这里仅仅要指出,“中国”一直是日本欲望的对象。近代日本的“国家理性”或者说国家目的,就在于对“中国”(或曰“中华世界”)的吸收与克服。这是国家承认的原初动机。这种状况,源于日本处于中华文明的周边,既长期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又长期游离于中华世界体系所造成的结果。这种与中国若即若离的关系,造成了日本自我意识的特殊性。中国对日本而言构成了特殊的他者;日本思考中国,即是思考自身,因为中国内在于日本自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日本是传统中国的一个分身。
日本所处的地理与文明的边缘位置,造就了它成为中华世界分身的条件。与日本相反,历代中华王朝因为处于东亚世界体系的中心位置,事实上无法认识到日本的自我意识与心理结构的这种特殊属性,因而它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造就了另外一个“自我”。
日本的存在无法得到传统中华王朝的有效认知,原因不难理解。从东亚世界秩序与文明中心来看,日本并不是中华王朝认知秩序上具有优先地位的特殊对象。一方面,在传统中国的世界认识中,原本就不存在儒学普遍话语与世界秩序所无法容纳,因而需要特别加以把握的对象;另一方面,传统中国优先处理的国家安全问题,一再表现为中原农耕定居民族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冲突问题。[32]日本孤悬海外,自然无法进入传统中国士大夫的认知当中。
但中国很快为此付出了代价。1870年9月30日,明治日本特使柳原前光抵达天津,以非常凌厉的外交姿态出现在中华帝国的面前,要求同中国签订与欧洲列强同样的通商条约。当时,中国的士大夫对此完全不理解,也因而过度轻视了这个陌生的邻人具有怎样发达的自我意识与世界认识。在当时主政者的眼中,“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竟成为主流认识,把日本当作明朝时期扰乱东南沿海的海盗。[33]他们未意识到,无论就智识与文明的发展程度还是国家力量而言,日本都正在成为它自身所追求的目标,成为“中华”世界的核心国家。
我在这里指出传统中国对日本认识的欠缺,目的当然并不是要再一次指出中华王朝的傲慢和自负。事实上,这种批评很多时候并不得要领。传统中华王朝作为东亚世界秩序与安全的提供者,作为一种普遍文明的中心,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它固有的世界认识方式必然与其体制相辅相成。
我要指出的是,因近代日本的异军突起所形成的对中华世界的挑战,从普遍人类史的角度看,毋宁说是一种文明新生的机遇。在日本这个“分身”,这一有着同型的精神和欲望的“另外一个自我”的激发下,近代以来的中国开始了重新认识与发现自我以及重建自我与世界关系的进程。这一进程迄今尚未完成,但无疑已然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自我更新的关键一环。因此,重新认识日本实则是一种重新认识自我的方法与途径,因为这个特殊的对象同时是中国自身的镜像。从东亚世界秩序的角度看,中日两国互为镜像,互为分身。[34]
简单地说,“分身”这个说法是用来表明如下关系:当下人们观念中的“中国”与“日本”,有着共同的东亚古典世界秩序与古典文明的根源,双方在意识的深处有着近似的结构,因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彼此不同的“他者”。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如果我们将当下彼此区隔、彼此边界泾渭分明的“民族国家”观念暂时悬置起来,我们就会看到二者作为政治共同体的精神和欲望的相似性,它们都呈现为对普遍文明和世界秩序的欲望。儒学作为传统东亚世界的文明与意识形态的载体,是这种共同性的基础。而这种共同性,就是世界主义,它根源于普遍适用的儒家哲学观念。
这种对东亚世界国家间关系的简要描述,要求我们从一个整体结构的角度重新探讨东亚世界的演化进程。这个整体结构,首先是指一种被共享的心理——认知结构,它产生于存续长达两千余年的东亚世界秩序内部。目前,我们还未触及这个结构的起源机制,但正如前文所述,这种结构的某种精神呈现已然在历史进程中显示了独特的力量。所以,描述、刻画并分析这种结构,就构成我们探讨日本国家特质、解析中日关系的必然对象与有效路径。
在这种视角下,我们重构并分析近代日本精神史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中国的另外一个“自我”予以精神分析。我们要解析这个“自我”曾经拥有的世界史眼光和欲望,它的自我意识的萌芽、成长、毁灭,以及最终自我新生的历史道路。在这种对外在的“自我”的关注中,近现代日本的国家特质、国家思考与政治行动的逻辑与心理基础,才能被我们认知与理解。
当然,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引申。当下中日关系与中日彼此审视对方视角的巨大差异,正是源于现代国家构成原理,尤其是精神秩序的对立与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有根本的异质属性。毋宁说,这种对立与冲突可以概括为特殊的“民族国家”与普遍的“世界主义”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的相反的相位。从传统东亚世界秩序到近代帝国,到近代民族国家,再到当下的后民族国家时代,中日两国在这个演变序列中的位置差异,强化了彼此认知上的错位。
而中日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国家存在样式的错位造成了心理认知的错位,换言之,两国对国家与世界认知上的错位,造成了彼此的不安、蔑视以及相反的惊奇与敬意,这种状况延续至今。
如同“日本”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情结,对于日本而言,“中国”同样是一个情结。这是一种古老的心理创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曾经指出,我们只有了解了这种创伤的形成历史,并对这种创伤进行精神分析,才有可能获得克服的办法。相反,任何以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观念来强化自身安全感的做法,都会产生背道而驰的效果。因为这种做法会强化双方共有的心理结构,对方每一次的实力增强,都会在同等程度上增加自己的不安。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关系面临的困境,根本症结正在于此。
对于当下中国而言,“日本问题”远远超过了一般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诸如经济合作、安全保障等具体问题。如何认识“日本”,同时也是如何认识自我的问题,比如,中华文明到底具有怎样的特性?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当下中国—世界的结构中,正发挥怎样的作用?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日本近代以来的国家演化历程,给我们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历史经验。
当然,进行这样的认识和思考,我们必然要面对各种困难。其中一个障碍是,我们现在用于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各种概念,都有着清晰的明治日本的属性。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这些主要从近代日本输入的概念与观念,或风靡一时,或影响久远,但都强烈地影响了近代以来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方式。[35]这种共享的语言结构,意味着双方对近代世界的认识具有某种同型性以及某种同型主体的出现。由于这些词汇包含着日本特定的世界认识,我们今日重新审视并分析这种世界认识,成为我们反观自身的世界认识必不可少的一步。
这就是“分身”视角下新日本论的出发点。
最后,我概括提示一下本书的构成与论述方法。在本书中,我将选择日本近现代史上的若干个精神主题予以刻画和重述,诸如水户学、亚洲主义、近代超克、日本马克思主义、战后民主主义以及战后日本宪法的问题,从而揭示日本经验在思想史、政治史与文明史上的意义。对这些主题的讨论,不仅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近代日本的变迁,更是重新认识东亚世界史变迁和探寻更为公正的世界秩序不可欠缺的视角。
需要说明的是,我对上述精神事件的叙述服务于新认识的提出与论证,而不是面面俱到地重现具体历史事件以及特定人物的理论得以形成的具体历史过程。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我不重视历史事件、政治过程的作用,因为这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既是精神形成的外部条件,又是精神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不存在谁决定谁的关系。一位严肃的学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勾画历史事件与人们精神之间的一种有意义的关联。当然,这种勾画成功与否,取决于它是否提供了一种有意义且让人信服的说明。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