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附论] 日本转向 东亚古典精神的相逢与终结


从精神史的角度来看,既然日本的另外一种可能出现在东亚古典精神相逢的时刻,我们同样可以说,这种可能性同样消失于东亚古典精神终结的时刻。如同我在上面指出的,随着1912年清帝逊位以及中华民国的创建,日本加速了对中国的控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契机,试图一举控制中国,这正是1915年1月18日日本政府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的原因。两国由此开始了全面的对抗。


晚清以来中国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帝国——文明体制与民族主义之间的不适应问题。前者是中国的国体,后者是近代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尽管在随后压倒性的救亡运动中,民族主义最终胜出,但这一问题,亦即国体与精神相互匹配的问题,迄今并未得到完全有效的解决。


回望历史,我们看到了东亚古典精神的演化现象。虽然中华帝国在新政改革时期表现出的传统与现代两种普遍主义的融合并不清晰,但却是为自身寻找进入现代世界秩序的尝试。它所呈现的精神能量,在后世的历史记忆中,虽因被记录为失败而遭到了屏蔽,但却警醒着我们必须克服时代对历史想象力的束缚。


1895年以后东亚世界史上出现的可能,很快屈从于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秩序的压力。对于中国而言,一种特定的、强调特殊性的民族主义最终得以形成,实现了它在近现代政治中独有的解放作用,创建了作为近代世界秩序重要节点的民族国家,但另一方面也因此造成了某种与自身政治意识和历史意识的断裂。正是在后一意义上,我们今日依然可以感受到这种深刻的精神创伤。


显然,只有达成与自身及世界的最终和解,我们才能克服这种创伤。在这种克服创伤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晚清国家理性的重建机制和原理,重新看待我们与世界曾经的关联,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注释


[1][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关于中国留日学生的介绍,参见[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其中,关于中国留日学生在国际法导入中的角色以及政法科留日学生的教育情况,分别参见林学忠:《从万国公法到公法外交:晚清国际法的传入、诠释与应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83—122页与第173—189页。


[3]参见[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54—155页。


[4]参见[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81页。


[5]参见[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2—73页。


[6]此点可分别见于张斯桂与董恂为汉译本《万国公法》所撰写的两种序言,参见[美]惠顿:《万国公法》,何勤华点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另外参见林学忠:《从万国公法到公法外交:晚清国际法的传入、诠释与应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二章。


[7]转引自[日]西里喜行:《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上册),胡连成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68页。


[8]关于此间日本的世界认识,请参照本书第二章及其附论。


[9]参见[日]西里喜行:《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上册),胡连成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76—277页。


[10]王芸生编:《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二卷,第334—335页。


[11]参见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三章。


[12]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外二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


[13][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16页。


[14]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外二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6页。


[15]转引自[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页、第143页。


[16]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17]关于中国留学生以及政府的留学政策,日本官学两界的讨论与对应,参见[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章及第二章;上面的引文,见第2页。


[18]转引自[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32页、第132页。


[19]转引自[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20]转引自汪向荣:《日本教习》,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66页。


[21]此间中国关于日本“同种”的认识,主要源于史书中徐福东渡的记载,与下文论及的日本的“同种”观念,内容并不相同。参见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收录于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第1辑3,岳麓出版社,2012年,第585—586页。


[22]参见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6—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