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亚里士多德有一部著作叫做《形而上学》,是学习哲学的人的必读书,不过很少有人真正读懂了它。更有意思的是,亚里士多德本人并没有使用过“形而上学”这个概念。
说到“形而上学”这个概念,还有一个故事。公元前1世纪时,安德罗尼柯着手整理亚里士多德的手稿时,在整理完了关于自然哲学的手稿即《物理学》(Phusike)之后,整理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手稿,当时他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名字,于是只好称之为ta mata ta phusika,即《物理学之后诸卷》,后人为了简便,去掉了冠词,就成了Metaphusika了。有意思的是,meta在希腊语中,不仅有“在后”的意思,亦有“元”、“超越”等含义,而这方面的含义恰好与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含义相符。于是,Me ta phusika就从书名变成了哲学核心领域的名称。汉语据《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me ta phusika译作“形而上学”。这就是“形而上学”这个概念的来源。
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首先应该明确它究竟研究哪些问题。在《形而上学》第三卷中,亚里士多德一开始就指出:“在科学的探索中,首先要处理那些应该首先得到追询的问题。这里包括某些人持不同意见的问题以及其他凑巧被忽视了的问题。对于那些想把问题弄清楚的人,明确问题是有益的。因为以后的顺利在于以前的难点的解决。思想上的难题,显示了事物的症结。一个人在被难题所困扰着的时候,仿佛被捆绑着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前进的。所以应该事先把全部困难加以考察。这不但是为了研究问题,同时一个探索问题的人,如若不首先弄清问题之所在,就会像一个行路者不知其去处一样。这样的一些人甚至于不知道所探索的东西是否找到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目的并不清楚,而对于那些事先已经探讨过的人,目的是清楚的。正如在法庭上听到了双方的证词一样,如若听到了全部的辩辞,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作出判断来。”(注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三卷,参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第64页。)
这段话堪称至理名言。
那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呢?
1.对于各种原因的研究,是不是同一门学科的任务?
2.这门学科是不是既研究实体的原则,同时又研究公理?
3.是不是同一门学科,研究所有的实体?
4.在可感觉的实体以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实体?如果有,它们是同一类的,还是不同类的?
5.是不是同一门学科,既研究实体,又研究它们的属性?还有,“同”和“异”、“类似”和“不类似”、“在先”和“在后”这些“相反”的东西由什么学科研究?
6.事物的本原是“种”,还是它的组成部分?
7.如果实体是“种”,那是最高的“种”呢,还是最接近个别事物的“属”?
8.在质料以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存在?它们是一个还是几个?是不是还有一些东西,在个别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着?
9.本原在数目上是同一个呢,还是在定义(逻各斯)上是同一个?
10.有生灭的事物和没有生灭的东西,它们的原则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11.“一”和“存在”是实体还是属性?
12.本原是一般的,还是个别的?
13.本原是潜能的还是现实的存在?
14.数学的对象(数、线、形、点等)是不是实体?如果它们是实体,它们是和感觉的事物分离而独立存在的,还是只存在于可感觉的事物之中的?(注8:参见《形而上学》,第三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第64页以下诸页。参见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第42页以下诸页,三联书店1982年。)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这些问题摆出来,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所关注的是哪些哲学问题以及他严谨细致的研究问题的方式。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内容丰富庞杂。我们主要讨论他的存在论、实体论和神学等方面的内容。
(一)存在论
众所周知,形而上学以“存在”作为研究的对象,以至于后来有人创造了一个概念ontologia(本体论)作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而ontologia就是关于to to(存在)的logos(理论)。不过亚里士多德之后,尤其是在近代哲学之中,很少有哲学家是以“存在”作为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的,他们研究的是“实体”。
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与亚里士多德有关,亦与此后形而上学的发展演变有关。
我们在讨论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的时候,曾经分析了“存在”概念的形成和演变,在此不再赘述。亚里士多德本来亦以“存在”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他甚至把以“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叫做“第一哲学”,后世的人们经常由此出发来确定哲学对其他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关于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的思想处在变化之中。
亚里士多德首先明确了“第一哲学”亦即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它在人类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各部类的科学,因为没有任何别的科学普遍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这一部分的偶性,例如数学科学。既然我们寻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很明显它们必然就自身而言地为某种本性所有。故假若寻求存在物之元素的人寻求的就是这些本原,那么这些元素必然并不为就偶性而言的存在所有,而是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所有。所以应当把握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之最初原因。”(注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四卷,参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第84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建立一门专门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所有的具体科学都是割取“存在”的某一方面和某一种性质加以研究,它们对这些“方面”和“性质”的基础和前提——存在本身——则是不闻不问的,因此应当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存在本身,这门学问就是“第一哲学”。正如存在是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性质的基础和根据一样,第一哲学也是所有科学知识的基础和根据。由此,亚里士多德便确立了哲学或形而上学的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于是,西方哲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内,以哲学作为人类所有知识的“女王”,始终不懈地致力于使哲学成为“科学的科学”,直到20世纪才彻底断了这个念头。
然而,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我们怎样研究和认识“存在”?经过深入思考之后,亚里士多德发现,我们在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存在”的问题上陷入了困境。认识事物的关键就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是什么”,认识“存在”亦当如此,然而实际上我们却不可能像认识具体事物“是什么”那样认识存在“是什么”。因为认识事物“是什么”亦即给事物下定义,而所谓“下定义”也就是通过形式逻辑“种加属差”的方式对之做出规定。例如当我们给玫瑰花下定义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玫瑰花属于“花”(种),然后就是说明它又与其他的花有什么不同(属差)。显然,存在是不可能这样下定义的,因为存在乃是最高的概念,因而既没有与之并列的“属差”,更没有在它之上的“种”。所以,我们是不可能认识存在“是什么”的,只能认识存在是怎样存在的,这就是存在的“存在方式”。存在有两类存在方式,亦即“偶然的存在方式”和“本然的存在方式”。例如我们说“这位建筑师是有德性的”,“这位建筑师长得很帅气”,它们所表述的就是建筑师的“偶然的存在方式”,因为一位建筑师的“本然的存在方式”是具有建筑学的知识,至于他有没有德性,长得漂亮不漂亮,与身为建筑师没有必然的联系。换言之,所谓“本然的存在方式”就是必然为存在所拥有的存在方式。于是,亚里士多德就将形而上学的任务确定在研究“存在”的本然的存在方式上,他也称之为“范畴”。
什么是范畴?
“范畴”在希腊语中是kategoria,亦即“关于(kata)……的述说(agorein)”,亚里士多德用它来表示在判断中论述主词的谓词,不过不是所有的谓词都可以叫做范畴的,范畴是最一般最基本的类概念。因此,所谓“范畴”也就是对事物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在希腊人那里,还没有像后来近代哲学那样,把我们关于事物的知识与事物本身区别开。按照他们的看法,由判断组成的知识是关于事物的述说,如果知识是对事物的真实可靠的述说,那么知识与事物就是一回事。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对应的就是存在的存在方式:“就自身而言的存在的意义如范畴表所表示的那样,范畴表示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意义。”(注10: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五卷,参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第121—122页。)当然,亚里士多德没有称之为存在的“存在方式”,而是称之为“范畴”,表明他试图与柏拉图划清界线:确实存在着一般性的东西,但是它们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的立场是,事物的本质(形式)与组成事物的材料(质料)密不可分,以个别的具体事物为存在的前提。不过,普遍一般的形式在现实中虽然不能独立存在,但当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却可以存在于思想之中,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范畴”来表现事物的存在方式。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提出了关于事物的十种描述方式,也就是十个范畴。他并没有说只有这十个范畴,不过这十个范畴的确是最基本的。如果我们要描述一个人,我们会说:(注11:参见靳希平:《亚里士多德传》,第151页。)。
1.“实体”:他是一个人,这描述的是他“是什么”。
2.“数量”:他有2米高,100公斤重。
3.“性质”: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4.“关系”:他比一般人都要高。
5.“地点”:他生活在北京。
6.“时间”:他昨天出国了。
7.“状态”:他住在旅馆里。
8.“动作”:他买了一本书。
9.“所有”:他拥有这本书。
10.“承受”:他深受这本书的影响。
这就是我们用来描述事物存在方式的十个范畴,即: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处(地点)、何时(时间)、所处(状态)、所有、动作和承受。于是,亚里士多德对“存在”的研究就转向了对存在的存在方式亦即“范畴”的研究。
(二)实体论
形而上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研究“存在”也就是研究存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范畴”,可见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乃是一个范畴的体系。古人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十个范畴所编织起来的就是存在之网,它们构成了世界的逻辑结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存在物都可以由这十个范畴得到合理的说明。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