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四章 永存的颂歌——碑碣

第四章 永存的颂歌——碑碣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研究,碑的发展史,至少经历了两个大的演化阶段。首先是将碑当做一种工具加以使用的时期,简称为实用碑时期;其次是在其上雕刻文字,以颂扬人的功绩、品格和记载史实的时期,简称为刻字碑时期。实用碑早在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实用碑使用时间长久,用途广泛,并具有独特的形制。这种碑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以来,经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一直使用到西汉时期,大约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它在许多方面都可使用:一是人们去世后,在埋葬时当做下棺和放置器物用的辘轳,绳捆在上面,可以任意升降,自由运转;二是置于王室、诸侯宫庙庭院或门前,作为拴马的柱子,或者当做一般人家系牲口的桩子;三是在宫殿前面或贵族的宅院中竖立的柱子,作为观察太阳偏斜、中正的标志,以判断一天时间的早晚。在这一点上好像后来的“日晷[gui鬼]”。这种“日晷”今在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汉白玉台基上就陈设着一件。实用碑的质料,因用途不同而有差别,在宫庙和庭院中者多为石头做成,在墓角或圹[kuang况,即墓穴]侧者,初期多为木头,后来多改用石料。无论石质碑或木质碑,在形制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上半部大都有一个圆洞(因用途需要而开凿),后人把这个洞叫“穿”。这种“穿”是早期实用碑独具的特点。

这种实用碑,人们使用很久。但有一天,不知道是灵感,还是偶然,有人在这种碑上刻上了字,出现了刻字之碑。从而使这种刻字碑与过去的实用碑有了本质的区别。这两种碑交替的时间,大致在西汉晚期。这个变化的实物证据,以《麃[biao标]孝禹碑》为代表。《麃孝禹碑》是宫本昂等于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在山东平邑县治理河道时,在土堤中发现的(过去已经知道有此碑,并有拓本行世,但不知何时,原石丢失,现存山东省博物馆)。该碑形长方,圆首,据拓片测量,长约136厘米,宽约45厘米。碑首有额,额两边各刻一只站立之鹤,额下有穿。碑身刻字,共二行,内容为“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平邑□(侯)里麃孝禹”。“河平”是西汉成帝(刘骜[ao 傲]的年号,三年为公元前26年,说明此碑刻成于西汉后期。这块碑有人名、地名、官爵、卒年或葬年等内容,已具备了墓碑文字的基本内容,其形制有“穿”,显然是由墓穴下棺的“碑”发展而来。它已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刻字碑了。所以,我们可以说:这块碑是现今所知的由实用碑演化成刻字碑的典型代表。

刻字碑在汉代出现以后,由于形成的原因不同,也就分成了不同的类别。如在下棺的实用碑上刻写文字以记述墓主的姓名、籍贯、家世、生平和事绩,以及一些颂扬和悼念的铭词等,形成一篇传记性的文字,使路过行人读后,可知道墓主身分。这种碑叫做墓碑。如果是在宗庙、祠堂等建筑物旁和殿院内竖立的实用碑上,刻画文字,使行人阅读后能知晓这些宗庙、祠堂等建筑物的情况以及受祭者的功绩、道德、行为,这种碑就叫做祠庙碑。

在汉代和三国时期,刻字碑大概只有墓碑和祠庙碑这两种。这两种刻字碑的共同特点是多为纪念亡人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于刻字碑的这种特点,所以在当时人们就认为,树碑是为了对前人、先辈表示悲哀或追悼。关于这一层意思,我们在阅读汉碑的刻文中可以观察到,在浏览晋代的民歌里也可以体会到。到了唐朝前期,大学者徐坚在为皇家贵族子弟编写课本《初学记》一书时,对“碑”字的解释,就直截了当地说成“碑,所以悲往事也”。到唐朝晚期,陆龟蒙更直截了当地解释为“碑者,悲也”。虽然刻字碑后来按内容可分为多种,如墓碑、祠堂碑、寺庙碑、纪念碑、记事碑等,但歌颂死者怀念先人,一直是这类碑文的主流。

汉代刻字碑出现以后,由于与其他类型的石刻文字,如刻石、摩崖、石碣等同时并存;又因为它们都是用刀刻在石上的文字,因而在称呼上就不十分严格。有的将一切石刻文字都叫做碑,有的又把这类文字叫做碣。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当时对它们就有明确的区分,什么“方者为碑,圆者为碣”、“大者为碑,小者为碣”等等,这恐怕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直到唐代,还有将方碑称为碣的。例如:《潘师尊碣》刻于唐代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碣石原在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老君洞,其文字长达20多行,1000多字,实在是一个既大又方的碑,但首行所题名称,仍自称为“唐默仙中岳体玄先生太中大夫潘师尊碣文”。这是碑、碣两者不分的明显例子。所以,两个不同的名称用于同一件事物,只是由于作者的认识和习惯的不同,而随意选用罢了。

刻字碑出现以后,由于所记内容的相对稳定,其形制也就逐渐固定下来。刻字碑大致上由三部分组成。

(一)碑首。这是碑的最上部分或者叫顶部。早期碑首比较简单,多为圭首、圆首或晕首,后期又逐渐出现螭[chi 吃]首,尺寸也越来越大。

圭首,上锐下钝,或者是正三角形去掉尖的一部分即成圭首。在汉碑中,《郎中郑固碑》、《司隶校尉鲁峻碑》、《白石神君碑》、《鲜于璜碑》、《张迁碑》、《武荣碑》等都是有名的圭首碑。后期渐少,尤其在有地位的富人中用圭首者更少。

圆首即首成半圆形。泰安岱庙《衡方碑》即为汉代著名圆首碑。

晕首,其轮廓也是半圆形,但半圆的上部却有晕缭绕,如天空雨后出现的虹,所以叫晕首。一般有晕三道,其晕多从碑首碑身交接处起始,尚留系绳引纤的古意。《圉令赵君碑》、《孔孔碑》、《赵菿〔dao到〕碑》等,都是著名的晕首碑。汉代以后,晕首碑多消失无存。

螭首,又叫螭头,即雕刻在碑头、殿柱、殿阶、彝器、印章等上面的螭形花饰。螭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传说中的蛟龙类。龙为炎黄子孙最崇拜的神兽,把它装饰在碑头上成为螭首,碑的身价就变得更为高贵。这种螭首碑,大约出现于汉晋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刻的《爨〔cuan窜〕龙颜碑》就是著名的螭首碑之一。唐朝时螭首碑逐渐成为等级高低的象征,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准刻制。

碑首中间为碑额,是雕刻碑名的地方。碑额书标题,开始于东汉时期,字体以篆体最多,隶体也不少,故称为“篆额”或“隶额”。篆额碑,汉代有《郑固碑》、《孔庙碑》、《西岳华山庙碑》、《夏承碑》、《孔彪碑》等,三国魏时有《上尊号碑》、《受禅表碑》、《孔羡碑》、《范式碑》等。隶额碑,汉代有《衡方碑》、《武荣碑》等。南北朝时,碑文开始由隶书演变为楷书,随之而来,碑额文字也有楷书的,但是在著录时不能像篆、隶书一样称“楷额”,只能叫“额正书”,这也算是一种约定俗成吧。不过,有时候楷书的碑额,也可以称之为隶额。因为有些书法家认为楷书是当代的隶书,所以,隶书也有“汉隶”和“今隶”之别。今隶就是楷书。碑额用楷书者,有《萧憺[dan旦]碑》、《葛府君碑》、《张猛龙碑》、《龙藏寺碑》等。

有的碑碑额左右或四周还刻有各种图像。如《白石神君碑》碑额两旁各透雕一兽,兽下又各雕一人。《鲜于璜碑》碑首阳面额旁线刻青龙、白虎,阴面额刻了朱雀。《张迁碑》圭首四面刻蟠螭,上锐处两鹊相对,造型十分生动。《爨龙颜碑》碑首穿上刻蟠龙,穿左右刻日月,日中有伏鸟,月中有蟾蜍。唐朝碑首上又出现了一些特殊画像,如《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碑首刻七佛像;《道因法师碑》碑首刻释迦牟尼、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三像,并刻其名,把碑首装饰得十分美观。

早期刻字碑(如汉圭首碑)的穿多凿于碑额下方。这种穿尺寸或大或小,位置或高或低、或左或右,并不固定,但一般多在碑额标题之下,碑身之上,不影响书写与刻文。但也有例外,如《赵菿碑》的穿在碑文中间第九行至第十行处,每行占去三个字的位置。《袁安碑》无碑额,穿在碑文之中,占两行,每行占两个字。《袁敞碑》的穿也在碑文中,占两行,每行占两个字。穿的位置最靠下者,可能是《景君碑》,在碑文第八行至第十三行处,每行占两个字的位置。碑穿只是第一阶段实用碑的遗制,当刻字碑通行一个时期以后,由于它无用就自行消失了。汉代以后的石碑,就基本上再无碑穿可寻了。

碑首在早期碑中基本上与碑身是用一块石头雕成,但魏晋以后,碑石愈来愈大,到了唐代时,碑的制做愈加精细,碑首与碑身往往用两块石板各自刻成进行装配。这时碑首的宽度、厚度都比碑身大,使雨雪等不致直接淋至碑身上部,对碑身起到了保护作用。

(二)碑身,是碑的主要部分。一般为一块石料制成,多为长方扁形(即高度大于宽度,宽度又大于厚度)。少数碑也有由多块石料制成的,成为长方柱体(即高度大于宽度,宽度等于厚度),如西安《石台孝经》碑,即由四石合成。碑身各面名称,正面称碑阳(有的叫碑面),背面称碑阴,两边称碑侧。碑身主要是雕刻碑文的地方。碑阳一般刻正文,碑阴一般刻出资立碑者的姓名或“门生、故吏”题名以及各种碑阴记。碑侧有的续刻正文或题名,有的或只刻一些装饰花纹。碑文的书法字体,各时代多不相同。汉碑主要是隶体,三国两晋时碑文字为隶书向楷书的过渡体,南北朝隋唐,碑文字体主要为楷书。唐朝前期贞观年间,行书、草书也可以写碑,但很少使用,只有唐太宗《晋祠铭》、唐高宗《万年宫》、武则天《升仙太子碑》等少数代表性作品。

(三)碑座,用来承托碑身。初期时,碑体较小,碑首、碑身、碑座以一块石料雕成。这时只是在整块石料的下边,留出一块空白,不刻字就成为碑座。竖碑时,碑身在地上,部分碑座插入土中以稳定碑身碑首。后来碑体越来越大,为防止碑体下沉,往往另选石料做碑座。这种碑座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比碑身宽大,在碑座上面刻凹槽,碑身下部刻榫卯,两者相合既固定碑身,又可防止下沉。南北朝以后,碑座的形制开始多样化,最突出的是做成龟形的“龟趺[fu 夫]”座,或者叫“赑屃[bixi 币细]”座。这种碑座从力学上讲,是利用了龟的特点:背宽、壳硬、足短,在背上开槽嵌碑身,不仅稳重,而且美观,有活灵活现的动态感,就更为人们所喜爱了。“龙”早就是我国占代汉民族崇拜的神兽之一,古代人很早就编出了一个“龙生九子”的动人神话,并把龙与龟联系起来。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勇敢正直的龙夫妇,感情非常好,共生下九个儿子,但外貌都不像龙,性格、脾气、爱好也大不相同。老大囚牛,喜欢音乐,后来人们在胡琴上所刻的兽头,据说便是它的遗像。老二叫睚眦[yazi 牙自],心胸狭窄,性情暴躁,勇敢善战。现留在刀剑上的兽头,据说就是这个性情暴躁、喜好杀戮的睚眦。第三个龙子叫螭吻,它能在狂风袭击下岿然不动,而且还面带微笑,又喜欢登高望远。所以,古代的建筑屋脊的两端的龙头,就叫螭吻。老四叫蒲牢,它平生喜好鸣喊吼叫,古代乐器的钟纽,经常刻成一只兽,张着嘴衔着纽,据说就是蒲牢的形象。老六叫狴犴[bian 必按],它的形状像老虎,有威风,喜欢同别人打官司,仇恨恶势力,所以人们总爱将它的形象刻在监狱的门上。第七个龙子叫饕餮[taotie 涛帖],这名字的意思就是贪婪,它总是张着一个大嘴,好像永远吃不饱,所以在古代的青铜祭器上,不管是斟酒还是盛饭的器物上都装饰它的形象。老八叫叭嗄[baxia八下],它最喜欢水,所以在古桥栏杆上、桥壁上、台阶上总有一些流水的龙头,这就是叭嗄的形象。龙的第九个儿子叫椒图,也有人叫它铺首,性情好静,善于把守门户,忠于职守,看管东西从不丢失。所以在古代宫殿、寺庙或一些重要建筑物的大门上,总是浮雕一个兽头,口中衔环,俗称铺首衔环。老五就是前面说过的名叫赑屃的石龟,有的书也叫它霸下。这个老五,力大无穷,很喜欢帮助别人背负极其沉重的东西来显示自己的力量。所以人们在选找碑座时,它就成了最适合的对象。这个故事不知始于何时,也无确切考证,但据现在所知,它在明朝人的记载中已经出现了,例如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进士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四川新都状元杨慎撰的《升庵外集》等书籍中都记载有“龙生九子”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