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的西方美学家倡导美学研究应该从经典文本和艺术品的研究,转向活生生的日常,转向对身体审美(身体美学)的研究,提倡“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若如此,“意气”的审美现象是否应该引起美学研究的充分注意呢?日本的“意气”概念是否仍有启发价值呢?应该意识到,思想是在阐发中不断增值的,概念范畴是在整理寻找中陆续呈现的,历史上的许多概念起初只不过是一般的词语,即一般的形容词、名词和动词,我们的哲学研究、美学研究也不应以那些既有的、有限的概念范畴为满足,要像九鬼周造对“意气”的发现、发掘那样,从传统文本和现象中去发现、提炼、阐发新的概念与范畴。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身体问题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之一,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身体观,但正统的身体思想都偏重于真与善,强调身体的道德性和清心寡欲的自然天性,具体而言,儒家在肯定身体的同时提倡节制,佛家追求身体静修与超越,道家与传统医学则指向养生。这些主要都不是审美的诉求。而另一方面,在中国非正统的审美文化传统中,却一直存在身体审美的传统,例如,魏晋时代盛行的人物品评主要是基于身体的审美批评,唐宋元明清各时代的市井通俗文化及相关文献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身体美学的思想范畴的矿床,我们是否也应该从类似于“意气”及身体审美的角度,从大量的明清小说、戏曲及市井通俗文化现象中,寻找出、提炼出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的审美观念来呢?是否可以把那个时代最为流行的某些形容词、名词、动词,给予筛选、整理、优化和阐发,并由此加以概念化呢?我们对日本“意气”加以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启发性,也许就在这里。
六 关于本书的内容构成及编译的有关问题
最后需要交代一下本书内容的构成以及编译中的格式等问题。
本书以“色气”为中心,编译了两部文献著作,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哲学家、美学家九鬼周造(1888—1941)的《“意气”的构造》(1930年)。这是现代日本第一部,也是迄今仅有的一部立足于哲学、美学的立场,运用阐释学和结构主义的方法,对“意气”的语义构造加以分析概括的著作。作者受过德国哲学的思维表达的训练和影响,全书篇幅不大(译文五万余汉字),言简意赅,极富理论思辨性,结构上也环环相扣、不枝不蔓。日本学者的许多著作啰唆絮叨、感受力有余而理论概括力不足,但九鬼周造的这本书可谓少有的例外。译者根据岩波书店“岩波文库”1979年版本加以完整翻译。
第二部分,选译哲学家、美学家阿部次郎(1883—1959)的《江户时代的文艺与社会》(单行本1931年版)。该书从社会史、文化史的角度分析江户时代“好色”文化的形成,并对相关文献与作家作品做了分析,被公认为是江户时代社会文化研究的名著。其文化史方法可以与九鬼周造《“意气”的构造》的美学方法互为补充。全书观察犀利、分析透辟、语言睿智机警,颇得德国哲学与欧洲学术的方法精髓,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由于该书在杂志上连载七年然后成书,各章节衔接不够紧凑,结构上不免零散。译者围绕色道论、“色气”的主题,根据角川书店“角川选书”1972年版加以选译。其中,最有理论总括价值的“前编”基本上完整翻译,在“补编”和“后编”中选取有关井原西鹤及后来者的好色小说的相关章节,略去了有关戏剧、浮世绘、版画的章节,译出的篇幅约十万汉字,为原作的五分之三,相信这样的选译可能会使全书在结构上更显紧凑。
本书所选译的两种原作,由于著述时间不同,作者的写作习惯不同,所以注释的处理方法也不同。其中,《“意气”的构造》每章后面均有作者的少量几条注释,译者一律处理为脚注(页下注),并在该注释之后注明是“原注”,以便与译者的注释相区别;《江户时代的文艺与社会》原书有少量的文内注,译文不加改变,但译者另加脚注。特此说明。
注释
[1]柳泽淇园:江户时代中期的武士,日本文人画家先驱。
[2]中野三敏:《すい·つう·いき——その形成の過程》,见《讲座日本思想·美》,东京大学出版会1884年版,第141页。
[3]黄锦容:《“粹”:九鬼周造召唤的文化记忆》,《中外文学》第38卷第2期,2009年6月,第126页。
[4]九鬼周造:《“いき”の構造》,岩波文库1979年版,第37页。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5]麻生矶次:《通·いき》,见《日本文学の美の理念》,河出书房,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版,第113页。
[6]日语中本来就有一个汉字词“諦観”(ていかん)。《广辞苑》对“谛观”的解释是①看透他人,清楚地审视、谛视;②〔佛〕谛观;③諦める。可见,“諦め”和“谛观”在这个层面完全是同义的。
[7]德川时代:又称江户时代,指的是1600年关原之战结束后至1867年明治维新之前,由德川幕府统治下的约二百七十年间,都城设在江户(今东京)。
本书除《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之篇名外,一概用“江户时代”之译法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