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五节 唐朝前期宰相人员的配置


安史乱后断断续续出现了一些兼有文学和吏干的人才,如刘晏、杨炎、陆贽、权德舆等。贞元、元和之际随着改革浪潮的兴起和科举中进士科录取标准的变化,出现了一批“一时之选”,但还没有达到满足当时政治需要的程度。唐宪宗对李绛、裴垍与李吉甫同时并用,谋略用李绛、裴垍,政事用李吉甫。而唐武宗则专用李德裕,因为李德裕从幼苦读力学,具有学识和文才,进入仕途后又有长期在地方和中央从政的经验,具有洞察时事和处理复杂政务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李德裕非科举出身。尽管这里存在着其他因素,但还是可以说明,既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才能,又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和政治才能的新型士大夫的成长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仅仅通过科举制度,通过进士科录取标准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制度,特别是铨选制度的配合,才能逐步实现。经过五代十国,直到北宋的中前期,这样的新型士大夫才大批成长起来。


[1]唐代宰相的设置和人员安排,也是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杨际平《隋唐宰相制度的几个问题》、薛贻康《略论唐朝宰相的设选》(《山东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以及其他许多学者的论著从不同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2]参见《旧唐书》《新唐书》各人本传及《资治通鉴》相关记载。


[3]《贞观政要》卷六《杜谗佞第二十三》。


[4]《旧唐书》卷七四《刘洎传》,2611页。


[5]《旧唐书》卷七〇《王珪传》,2529页。


[6]《册府元龟》卷一二九《帝王部·封建》,中华书局,1960年,1551页。


[7]《新唐书》卷九五《高俭传》,3842页。


[8]《旧唐书》卷七六《濮王泰传》,2655页。


[9]《旧唐书》卷七四《刘洎传》,2612页;《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十九年,6233页。


[10]《资治通鉴》卷一九九,6267页。


[11]《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上》,66、67页。


[12]唐高宗时期宰相配置,参见吴宗国:《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隋唐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4—114页。


[13]汪篯:《唐高宗王武二后废立之争》,载《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4]《资治通鉴》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六年九月戊辰,6291页。


[15]《旧唐书》卷五九《许绍传附圉师传》,2330页。


[16]《旧唐书》卷八一《卢承庆传》,2748页。


[17]《新唐书》卷七三上《宰相世系表三上》,辛氏、任姓;《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上》,显庆三年十一月戊戌条、四年五月丙申条,龙朔二年二月甲戌条。


[18]《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上》;《新唐书》卷六一《宰相表上》。


[19]《旧唐书》卷八四《郝处俊传》,2800页。


[20]《旧唐书》卷七〇《戴胄传附至德传》,2535页。


[21]《旧唐书》卷七三《薛收传附元超传》,2590页。


[22]《旧唐书》卷一八五上《高智周传》,4792页。


[23]《旧唐书》卷八五《张文瓘传》,2815页。


[24]《旧唐书》卷八七《刘祎之传》,2846页。


[25]《旧唐书》卷一九〇中《郭正一传》,5010页。


[26]《旧唐书》卷八七《魏玄同传》,2849页。


[27]《旧唐书》卷九二《魏元忠传》,2948、2946页。


[28]刘餗:《隋唐嘉话》中,中华书局,1979年,28页。


[29]《旧唐书》卷一八五上《高智周传》。


[30]刘肃:《大唐新语》卷一一《惩戒第二十五》,171页。


[31]《旧唐书》卷八七《李昭德传》,2856页。


[32]《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123页。


[33]《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2956页。


[34]《旧唐书》卷九〇《朱敬则传》,2917页。


[35]《旧唐书》卷九三《唐休璟传》,2979页。


[36]《旧唐书》卷八八《韦嗣立传》,2861—2873页。


[37]《旧唐书》卷九一《崔玄暐传》,2935页。


[38]《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四年十二月,6724页。


[39]《旧唐书》卷九九《张嘉贞传》,3090—3091页。


[40]《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3057页。


[41]《旧唐书》卷一〇五《宇文融传》,3218页;吴兢:《贞观政要》序。


[42]《旧唐书》卷九八《杜暹传》,3076页。


[43]《旧唐书》卷九九《萧嵩传》,3094—3095页。


[44]《旧唐书》卷八四《裴光庭传》,2806页。


[45]徐松:《登科记考》,唐则天顺圣皇后长安二年,中华书局,1984年,134页;中宗神龙三年,144页;景云三年,159页。《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3097—30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