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小说对“时间”的另一种得心应手的呈现方式是对于时间的空间化处理。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把整个故事抛给“1934年”,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则把时间定格在“四月三日”这一天。在另一个作家洪峰那里,“时间”的空间化又有另外的形态。他的作品总是把具体的时间作为符码凸现在小说的空间中,一方面这使故事的发展有着客观的效果,另一方面,它也使文本可以脱离必要的过渡而直接在“时间”符码的导演下发生空间性的转折。在他新近的长篇小说《东八时区》和《和平年代》中,这种时间处理方式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作家对时间的变换不作任何主观的交代,然而在“1992年”“1989年”“1963年”这些直接凸现在文本中的时间语码的作用下,故事乃至人物的意识都会在“过去”与“现时”中自由穿插。这就使“时间”转折最终被转化成了空间画面的“蒙太奇”,从而带来了新潮小说文体扑朔迷离的变化。
“时间”而外,“幻觉”也是我们需要重点阐释的一个形式语汇。如果说“时间”问题主要作用于新潮小说的文本结构层面的话,那么“幻觉”则主要体现了一种叙述态度,它直接制约了新潮小说的表面形态。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幻觉”的追求也是与新潮作家对传统“真实”观念的颠覆有关的。在此,残雪无疑必须首先被提及。她的《山上的小屋》《阿梅在一个春天里的沉思》等小说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批大规模表现“幻觉”并以“幻觉”作为最基本的文本构成方式的小说。她的女性奇特而怪异的幻觉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中国新潮文学最具冲击力和革命性的风景。“幻觉”在新潮文学乃至整个当代文学中的弥漫是与残雪的首倡之功分不开的。在她之后,新潮作家才开始了对于“幻觉”的大规模书写。
残雪之后,余华、苏童、格非、吕新、鲁羊都是对“幻觉”非常执着的新潮作家。格非的小说曾被人称为“仿梦小说”,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的文本中充满了“幻觉”,还在于“幻觉”已经深入到了他小说的结构中。他的《褐色鸟群》与晚生代新潮作家鲁羊的《某一年的后半夜》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文本。而在孙甘露这里,对“幻觉”的迷恋则构成了他所有叙述的出发点。他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以《访问梦境》作为标题,就可见他对于幻觉的酷爱。他的小说《夜晚的语言》更是一种典型的幻觉结构,丞相惠的遭遇无疑是一种梦境的释放与拨弄的结果。正如小说中所说:“丞相惠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断地睡去又不断地醒来,不断地做梦又不断地回忆刚做过的梦。”在梦境的制约和导演下,惠找神医泉、沼、风眠医治盲眼的二十年途程可谓恍如隔世,作家在小说中也不得不声明:“对于一个梦见自己做梦的人,我无力再写下什么了。”纳博科夫说过:“艺术达到了最了不起的境界是要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和迷惑性的。”[17]如果说中国当代的新潮小说具有某种“复杂性”和“迷惑性”的话,那么“幻觉”无疑对这种境界的实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概括地说,我觉得“幻觉”对于新潮小说的意义至少体现在这样几个层面:其一,“幻觉”以其特殊的方式证明了世界和存在的神秘性与不可知性;其二,“幻觉”带来了新潮小说故事走向的多维性与不可解释性,并进而瓦解了对于小说的意义期待;其三,“幻觉”作为一种叙述方式构成了新潮小说变幻无定的文本结构形态的基础。[18]
注释
[1]布托尔.作为探索的小说//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巴思.充实的文学:论后现代主义虚构小说.大西洋月刊,1980(1).
[3]罗布-格里耶.未来的小说道路//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萨洛特.怀疑的时代//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罗兰.法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4.
[6]巴特.历史话语//张文杰,等.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7]孙甘露.写作与沉默.文学角,1989(4).
[8]苏童.妇女生活.福建: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序.
[9]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10]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日记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1]托马斯·曼.我的时代//崔道怡,等.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
[12]尤奈斯库.论先锋派//王忠琪,等.法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4.
[13]加缪.西绪弗斯神话//乐黛云,等.世界诗学大辞典.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
[14]罗布-格里耶.自然、人道主义、悲剧//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5]罗布-格里耶.自然、人道主义、悲剧//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6]格非与北村的通信.文学角,1989(2).
[17]纳博科夫.洛丽塔.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附录.
[18]本章对于新潮小说“叙事实验”的分析参阅了下书:陈晓明.无边的挑战.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谨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