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2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75页。
注2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20页。
注2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927页。
注2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24页。
注2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48~49、50页。
注2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96~97、97页。
注232;[美]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8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注2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0页。
注2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32页。
注235;《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40卷,291~2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注2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54页。
注23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上),102页。
注2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14、515页。
注2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上),393页。
注2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47页。
注2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34页。
注2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上),392、393页。
注2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81页。
注2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23页。
注245;《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55卷,178页。
注2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5、125~126页。
注2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24页。
注248;同上书,24~25页。
注249;[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6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注250;《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55卷,78页。
注251;《狄德罗哲学选集》,13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9。
注252;[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5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注25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21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注25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注2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368页。
注2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2页。
注2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9页。
注258;同上书,128页。
注2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66页。
注260;同上书,73、73~74页。
注2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92页。
注2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38页。
注2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209页。
注2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47页。
注265;同上书,726~727页。
注2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776页。
注267;《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卷,4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注26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692页。
注2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704~705页。
注270;参见[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238~23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注271;《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311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注272;同上书,269页。
注273;[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196页。
注274;《斯大林选集》,下卷,424页。
注2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92、72页。
注2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31页。
注277;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16~17页。
注278;[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英文版,7页,1971。
注2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92页。
注2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23页。
注281;[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注282;[美]伊格尔斯、帕克:《国际历史研究手册》,英文版,22页,1980。
注28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30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注284;转引自[苏]柯普宁:《作为认识论和逻辑的辩证法》,5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注285;伊格尔斯把柯林武德主张的“设身处地的领悟方法”和亨普尔主张的以“普遍规律假设”进行归纳推理的方法分别称为“悟释式”(Hermeneutic)和“法则式”(Nomological)的方法(参见[美]伊格尔斯:《欧洲史学的新方向》,英文版,33页)。现代著名史学家福格尔和埃尔顿一致认为,二者的分歧首先是对历史本身的看法不同(参见《两种史学观》,英文版,18页)。
注286;马克思:《资本论》(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1卷翻译),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注2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卷,118~119页。
注2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202页。
注289;《毛泽东选集》,2版,第1卷,282页。
注290;《毛泽东选集》,2版,第1卷,283页。
注29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92页。
注292;《毛泽东选集》,2版,第1卷,283~284页。
注29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58页。
注29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6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注2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67页。
注29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71~72页。
注297;同上书,67~68页。
注2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67页。
注29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67页。
注3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67页。
注30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442页。
注30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1页。
注3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2页。
注3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270页。
注3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9卷,404页。
注3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96页。
注3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96页。
注3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0卷,517页。
注309;《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55卷,182页。
注3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363页。
注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72页。
注3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96页。
注3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79页。
注314;同上书,80页。
注3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72页。
注316;同上书,81页。
注3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96页。
注3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67、68页。
注3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91、127页。
注3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56页。
注321;同上书,344页。
注3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上),220页。
注3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995页。
注3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101页。
注3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102页。
注3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270页。
注3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60页。
注328;同上书,345页。
注3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71页。
注330;同上书,67页。
注3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9卷,404页。
注3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15页。
注3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38、37页。
注3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532页。
注3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2、121页。
注3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12页。
注3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上),111页。
注3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378页。
注3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71页。
注340;同上书,141~142页。
注3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6卷Ⅲ,545页。
注3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147页。
注3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55页。
注344;《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1卷,1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注345;同上书,136页。
注3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33页。
注3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4卷,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注3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卷,1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注3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0卷,39~40页。
注350;,换言之,“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为前提。这是其一。其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一旦产生,又形成自己的有机运动,这一有机运动形成世界性的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使“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同上书,39页。
注351;同上书,68页。
注3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61~62页。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