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集成》早享盛誉。外人称它为《康熙百科全书》或《中国百科全书》。为它编目录、索引或写文章介绍,或列为重要参考书。例如,英国威·弗·迈耶斯1878年在《中国评论》上发表《中国皇家藏书书目》一文,其中介绍《永乐大典》、《渊鉴类涵》、《佩文韵府》和《集成》。英国人翟理斯曾把《集成》和第11版《英国百科全书》比较,认为《集成》大于最巨的《英国百科全书》三、四倍;而《英国百科全书》第11版是被人称道的。翟理斯还为《集成》编了索引,名《中国百科全书字顺索引》,1911年由不列颠博物馆出版。日本一些学者也编有《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分类目录》(1912年)、《古今图书集成引用书目录稿》(1872年)。国外学者把《集成》引为重要参考书的不少,英国知名学者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参考文献简述里说:“我们经常查阅的最大百科全书是《图书集成》。”(他藏有的《集成》是1888年的第二种印本,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竺可桢请朋友代他搜购的)。他说:“这是一件无上珍贵的礼物”,“许多西方学者都非常信赖这部百科全书”。确实,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各卷里都把《集成》作为重要参考书,运用了其中丰富的资料。
当然,这部书毕竟是18世纪初期的一部类书,它的编制水平虽已达到当时的顶峰,但和其他类书一样,总是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本身难免存在缺点,封建正统观念和阶级偏见贯串全书,一些陈腐的、迷信的内容充斥其中。既是类书,需按类去查找资料,但当时的分类和现在的分类不同,今天看来颇有失当之处,也增加一定困难。例如,火与烟并非天象,而列入《乾象典》;笔、墨、纸、砚等是文房用品,却被列入《理学汇编·字学典》;农、商、渔、樵、牧、猎、医,甚至乞丐、刺客、娼妓等竟同属《博物汇编·艺术典》;三国蜀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列入帝纪部后汉,而不另列蜀汉等等。这对查找很不方便。另外,这部鸿篇巨著,虽说包罗万象,实际失收却也不少,除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利益而显然是有意摒弃不收者外,还有其他如:《草木典》杏部选句中,许多为人熟知的著名诗句,如唐朝韦庄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宋朝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陈与义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陆游的“深巷明朝卖杏花”;明朝唐寅的“红杏梢头挂酒旗”等等,都没有收录。而且引录文献时讹误缺脱、随意删节,引文出处著录欠详、或著录错误都时有发现。和参阅其他类书一样,使用时最好能核对原始资料。
但瑕不掩瑜,《集成》仍不失为我国古代工具书中的一颗明珠。
b 按韵编的一部类书——《佩文韵府》 此书是一部官修的、规模较大的、汇编辞藻典故的类书,为供旧时文人吟诗作赋时采摘辞藻、对偶,寻求典故、轶闻,以便押韵对句而用的。张玉书等70多人奉康熙皇帝之命而编。从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开始,在以元代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明代凌稚隆的《五车韵瑞》为底本的基础上,大加增补,到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成书。康熙很重视这部书,“亲加考订”,时时面授意见。因北京海淀畅春园内康熙有一个书房,名“佩文斋”,于是命名《佩文韵府》。
此书正集444卷,收单字1.9万多个,引录的词章、典故达140万条之多。以单字统词语,单字按照平水韵的106韵排列,按词条末字入韵。每个单字下加注反切和解释,下列尾字和这个单字相同的词语,按二字、三字、四字顺序排列。如“红”字,下列“阵红”、“题红”、“长红”……“映山红”、“二丈红”……“玉白花红”等词语。字数相同的,则按这个字出自经、史、子、集、不同典籍的来源为顺序。词语之下,列举古书里用过的诗文典故例句。另外还排录对语(对仗的词语),如:“嫩绿”、对“嫣红”;“熊肪白”对“鹤顶红”。还有摘句,如“花蕊飏春红”,即押红字韵的词句。所收词语典故,凡是《韵府群玉》、《五车韵瑞》所已采用的,叫做辞藻,列在前边,两书未收的,标一个“增”字,排在后面。
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又命张廷玉等拾遗补阙续编《韵府拾遗》,至五十九年成书,共120卷,是补《佩文韵府》的遗漏,体例与《佩文韵府》同,分为“补藻”和“补注”两栏。
读古典文学作品,往往有两方面困难:一是不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二是不熟悉典故。而古典文学作品中,典故和词汇又常常密不可分;典故本身就是词汇,词汇也会包括典故。如“推敲”是个词,但也是典故。据说:唐代诗人贾岛家境贫寒,一度为僧。他初次赴京赶考,一天在驴背上吟得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反复琢磨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不禁伸手作推、敲的动作。他不知不觉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骑队伍,被人带到韩愈面前;贾岛讲“推”、“敲”两字未定,不知回避。韩愈沉吟很久,对贾岛说:“敲字佳。”并让贾岛和他一起回去,共论诗道,与贾岛成为布衣之交。这一故事表明古人遣词造句用心良苦,也即“推敲”用典之来源。后来因此把斟酌字句、反复考虑称为“推敲”。读古典文学作品,只有查明诗文典故的出处时,才能理解其意义。所以,就在现今,《佩文韵府》仍然是一部常用的工具书。例如,我们读文天祥的《念奴娇·驿中别友人》那首词,其中有“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此句中有二典,一为“铜雀春情”,是运用唐杜牧的《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借此典故暗指南宋皇后、妃子被元兵俘虏送去北方的事。二为“金人秋泪”,可查《佩文韵府》卷十一真字韵,人字条下,有“铜人”,此目下可查到《魏略》:“明帝徙长安……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又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说:“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率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shan山〕然泪下”。才知“金人秋泪”是用汉朝灭亡之后,魏明帝拆迁汉代铜人的典故,借指宋朝文物被元人掠夺的可悲故事。这样就能了解文天祥填这首词时的心境,便容易懂得词意了。
由于《佩文韵府》是按词条末字入韵,不懂声韵的人很难利用,幸而商务印书馆编的索引能帮助解决这个困难。索引是按《佩文韵府》原词首字编排,不懂声韵的人,可先按四角号码查,假如你四角号码也不熟悉,那么可先查笔画索引查出四角号码,然后从四角号码索引查得词条所在页码。例如:有一文件,内引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谁的诗呢?不妨查《佩文韵府》,“沉”字的四角号码为37117,从四角号码索引看到沉字下列许多词条,看到有“沉舟侧”,据所注页码看正文,即可知道这是唐代刘禹锡的诗。据此还可进一步了解这首诗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席上酬答白居易的赠诗而写的。白居易赠诗中为刘禹锡被贬23年鸣不平,刘禹锡的回诗也感叹自己遭遇不幸被贬23年,埋没一世,今已如“沉舟”、“病树”。但沉舟前又是千帆过往,枯树前仍是万木欣欣向荣。这两句诗被人认为是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新生的事物,依然会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所以,也常为写文章所引用。
《佩文韵府》先后印过五种版本,常用的是1937年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共七大册,末册是四角号码索引和单字笔画索引,是把《佩文韵府》和《韵府拾遗》合编在一起的,使用很方便。1983年上海古籍书店根据《万有文库》本影印,改为精装四大册。
但这部书根据的资料大都是从其他类书辗转抄袭的,错误不少。有时标明出处不可靠,如“寻问”一词,见《北史·儒林·孙灵晖传》,而《佩文韵府》误作《北齐书·儒林·孙灵晖传》。《北齐书》里也有此篇,但文字不同,并未有“寻问”一词。另外,我们在使用中发现《佩文韵府》引用资料标明出自《唐书》的,往往是《新唐书》而不是《旧唐书》;标明出自《齐书》的,往往是《南齐书》而不是《北齐书》。某些词书,如台湾的《中文大辞典》,日本的《大汉和词典》中有些词条,由于照抄《佩文韵府》等类书的材料,不加核对,就以讹传讹了。这是应该引为鉴戒的。另外《佩文韵府》注明出处,只有书名,一般没有注明篇名,是大缺点。
c 《骈字类编》——《佩文韵府》的姐妹篇 《骈字类编》是清圣祖敕撰的官书,张廷玉等编,240卷;自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开始编,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成书。它与《佩文韵府》不同的是:所收都是“骈字”,即双音词,或双音词组,是两个字组成的实意复词。把首字相同的词语排在一起,就是齐首字,而不是齐尾字。书中分列天地、时令、山水、居处、珍宝、数目、方隅、采色、器物、草木、鸟兽、虫鱼、人事等13个门类;门类下又细分小类,以类聚词,所以叫“类编”。小类即“子目”,“子目”即标首字,计1604字。如“天地门”有天、日、月、星、雨、露、雷、电、霜、雪等58字,亦即58个子目。由标首字带出该字头的复词或词组,如“天”字带出的复词有天日、天月、天地、天风、天云等近千条。各标首字所带复词多寡不一,如“天”字带出的复词有5卷之多,而“地”中的“坻”、“坳”等字仅只五条,这反映汉字的构词能力与繁衍的实际。
它与《佩文韵府》一样,都是把含有某个典故的记载或诗文一一加以罗列。优点是比《佩文韵府》简明,而且不仅注有书名,大部分还注明了篇名,可与《佩文韵府》互为补充。《佩文韵府》的查法是按韵部查词尾;《骈字类编》是按类查词头;两书相辅相成,所以称它们为姐妹篇。这两部书都是查诗文典故和词汇的常用类书。《骈字类编》的缺点是体例所限,收词有限。因此,它的流通不如《佩文韵府》广泛。不过,有时它比《佩文韵府》有用。比如,查“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诗句的出处时,《佩文韵府》中的“山雨”条只录有许浑诗“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不引全诗,也不注明诗题。要知道诗题,可以查《骈字类编》“山水门”、“山雨”条,记载:“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可在《全唐诗》中查到许浑这首诗的全部诗句。所以说,《骈字类编》和《佩文韵府》可以互为经纬,相辅而用。
《骈字类编》最早的版本是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内府刊本;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上海同文书局出有石印本,计48册;1984年北京中国书店据同文书局石印本影印,合为12分册,是现在通用的本子。1988年,中国书店又出版了《骈字类编索引》,使用较方便。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