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注392;同上书,23页。


注39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23~24页。


注39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3卷,4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注39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28页。


注39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4卷,2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注39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27页。


注39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29页。


注399;同上书,30页。


注400;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7页。


注40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31~32页。


注402;《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8卷,271页。


注403;《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8卷,411页。


注40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33页。


注405;他还深刻地指出,哲学史作为“发展中的系统”,它的发展动力就是支配其中的对立统一辩证规律,即“各种多样性的形态之内的辩证法则”同上书,40页。


注406;同上书,38页。


注40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40~41页。


注408;同上书,41页。


注409;同上书,34页。


注41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44~45页。


注411;同上书,46页。


注41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46~47页。


注413;同上书,48页。


注414;同上书,49页。


注41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41~42页。


注416;《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8卷,412页。


注41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48页。


注418;同上书,56页。


注419;同上书,52页。


注42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54页。


注421;黑格尔认为,如果谈到原因或根据的话,“毋宁应该这样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56页。


注42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56页。


注423;同上书,63页。


注424;同上书,28页。


注425;黑格尔:《逻辑学》下卷,253页。


注426;黑格尔:《逻辑学》上卷,45页。


注427;同上书,199~200页。


注428;同上书,201页。


注429;黑格尔:《逻辑学》下卷,66页。


注4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4卷,216页。


注431;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和古代素朴唯物主义提出作为本原的各种形态的物质,黑格尔都把它们化作思想、共相和观念物,构成绝对理念为本原的某些环节,“吃掉”了。正是基于这种理由,黑格尔才在《逻辑学》中得意洋洋地宣称:“观念论与实在论(即唯心论与唯物论——引者)的对立并无意义。”黑格尔:《逻辑学》上卷,156页。


注4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2卷,218页,人民出版社,1972。


注43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1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注4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9页。


注4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588页。


注4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4卷,210页。


注437;黑格尔:《康德哲学论述》,17页。


注438;黑格尔:《康德哲学论述》,17页。


注439;同上书,51页。


注440;同上书,49页。


注441;同上书,18页。


注44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99页。


注443;,凭借理性的力量能够克服一切障碍。因此,黑格尔极其挖苦地指出,康德的“先验自由”和抽象道德法则“是天启给予理性肠胃中最后的没有消化的硬块”


注444;黑格尔:《康德哲学论述》,52页。


注445;同上书,54页。


注446;同上书,55页。


注447;黑格尔:《康德哲学论述》,18页。


注4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2卷,300页。


注449;《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8卷,190~191页。


注450;《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4卷,2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注451;黑格尔:《小逻辑》,161~162页。


注452;黑格尔:《逻辑学》上卷,39页。


注453;黑格尔:《逻辑学》下卷,252页。


注454;黑格尔:《逻辑学》上卷,133页。


注455;黑格尔:《小逻辑》,136页。


注456;同上书,149页。


注457;黑格尔:《小逻辑》,154页。


注458;所谓善的概念(理念)是“概念自身的总体”,黑格尔是说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本质和本原,但它在外化之后的发展中又成为人所把握的主观的东西,而善的概念(理念)则是结合这两方面的总体。因此,善的概念在自身里有“外在现实的要求”,就是要使自身变成客观现实的东西,这种要求就是善的概念所包含的目的性。实质上,黑格尔在这里所透露的就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实践,就是说,人类的目的(动机、意志、计划等)即使符合客观规律,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注459;黑格尔:《逻辑学》下卷,522~523页。


注460;黑格尔:《康德哲学论述》,45~46页。


注461;同上书,45页。


注462;《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8卷,410页。


注46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33页。


注464;同上书,46页。


注465;同上书,33页。


注466;黑格尔:《逻辑学》下卷,249页。


注467;同上书,286~287页。


注468;黑格尔:《小逻辑》,136页。


注469;黑格尔:《逻辑学》下卷,33页。


注470;黑格尔关于一切逻辑范畴、概念的联系和转化思想,是对辩证法的重要贡献。但是,这种联系和转化并不是无条件的,否则,主观随意地进行联系和转化必然导致诡辩。


注47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47页。


注472;同上书,29页。


注473;同上书,141页。


注474;黑格尔:《小逻辑》,138页。


注475;黑格尔:《逻辑学》上卷,154页。


注476;黑格尔:《小逻辑》,145页。


注477;黑格尔:《逻辑学》下卷,255页。


注478;参见《古希腊罗马哲学》,133、138页。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的事物的不存在的尺度。”他的这种认识学说,按照苏格拉底的解释,具有认识因人而异、没有确定的客观标准这种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性质。但是,无论如何,这种学说的提出在古希腊哲学发展中具有转折的意义,它突出了人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价值。


注479;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其中包含着无比丰富的内容。因此,没有任何问题能比这个问题更加众说纷纭了。曾经有人提出,应从真、善、美三方面研究人性和人的本质,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应当说,还有一个更根本的东西决定着人对于真、善、美的认识和创造。这个根本的东西,在中世纪经院哲学那里是神;在近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那里是不同表现形式的人的自然属性,如“肉体感受性”,和人的理性化的抽象能动性,如黑格尔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则是人的实践性。


注480;这里所说的“自然界人化”是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意思。(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6页)“自然界人化”的思想,最初是由黑格尔提出来的,他通过唯心主义形式,歪曲地概括了人在实践中创造世界的深刻思想。费尔巴哈明确提出了“自然界人化”这个概念,赋予这个概念以唯物主义的解释。但是,费尔巴哈不理解人的社会存在。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主义,从而把“自然界人化”这个概念建立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上,使之成为一个能够深刻表达人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过程的概念。


注481;恩格斯对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些人文主义者极为称赞,他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是受资产阶级的局限的人。”(《自然辩证法》,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注482;参见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注483;黑格尔:《历史哲学》,56页。


注484;黑格尔:《逻辑学》下卷,437页。


注48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注4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注4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18页。


注488;生产越发展,分工越细,这是一条规律。这种分工是消灭不了,也是消灭不得的。因此,所谓消灭分工,只能合理地理解为消灭人们被束缚于片面分工的奴隶状态。


注48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29页。


注490;同上书,27页。


注49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德文版,130页,柏林和莱比锡,1919。


注492;同上书,90页。


注493;参见上书,106~108页。


注494;同上书,106页。


注49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308页。


注496;《费希特著作集》第3卷,德文版,25页。


注497;《费希特著作集》第3卷,德文版,20页。


注498;应当指出,在费希特杰出的社会、伦理思想中,有不少接触实践的思想闪光。这里所说的费希特不知道实践,是指他在理论上还不知道,实践正是包括知性在内的思维与外物的桥梁。


注499;《费希特著作集》第3卷,德文版,12页。


注500;《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13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注501;《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132页。


注502;也正是这种自我,被谢林看成“一切实在性的本原”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4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注503;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35页。


注504;同上书,94页。


注505;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77页。


注506;黑格尔这方面论述的材料,集中在《小逻辑》的“逻辑概念的初步规定”即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这部分。


注507;黑格尔:《小逻辑》,95页。


注508;同上书,96页。


注509;。也就是说,必须首先经过知性思维,才能进而达到理性思维。其二,它坚持从感性具体形象中分离出固定的规定性,以及这些规定性的区别和对立,非此即彼。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即“它坚持着固定的规定性和各规定性之间彼此的差别,以与对方相对立。知性式的思维将每一有限的抽象概念当作本身自存或存在着的东西”同上书,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