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第一讲 韩愈与儒学复兴运动
一 中晚唐的文化氛围二 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三 韩愈的贡献四 韩愈的思想五 小结
一 中晚唐的文化氛围
二 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
三 韩愈的贡献
四 韩愈的思想
五 小结
第二讲 北宋士大夫精神与宋初三先生
一 北宋的开国规模和士大夫精神的觉醒二 胡瑗的著作与思想
一 北宋的开国规模和士大夫精神的觉醒
二 胡瑗的著作与思想
第三讲 诚体与太极:周敦颐的哲学
一 太极与诚二 人与万物三 圣人四 教化与治理五 志学
一 太极与诚
二 人与万物
三 圣人
四 教化与治理
五 志学
第四讲 《易》兼体用:邵雍的思考
一 观物二 体用三 体以四立四 用因三尽
一 观物
二 体用
三 体以四立
四 用因三尽
第五讲 自立吾理:程颢哲学的精神(上)
一 对佛教的批判二 道学话语的建构三 天理
一 对佛教的批判
二 道学话语的建构
三 天理
第六讲 自立吾理:程颢哲学的精神(下)
四 生之谓性五 以觉言仁六 定性
四 生之谓性
五 以觉言仁
六 定性
第七讲 气本与神化:张载的哲学建构(上)
一 虚与气
第八讲 气本与神化:张载的哲学建构(下)
二 形与象三 参两四 感五 人性论六 性与心
二 形与象
三 参两
四 感
五 人性论
六 性与心
第九讲 形上定体:程颐的思想(上)
一 形上形下二 体用一源三 生生之理四 道无无对
一 形上形下
二 体用一源
三 生生之理
四 道无无对
第十讲 形上定体:程颐的思想(下)
五 公与仁六 人性论七 主敬八 格物致知
五 公与仁
六 人性论
七 主敬
八 格物致知
第十一讲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上)
一 体用二 太极三 理与气
一 体用
二 太极
三 理与气
第十二讲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下)
四 人性五 心性情意六 涵养七 致知
四 人性
五 心性情意
六 涵养
七 致知
第十三讲 自作主宰:陆九渊与朱陆之辨
一 陆九渊的生平二 陆九渊的思想三 朱陆之辩
一 陆九渊的生平
二 陆九渊的思想
三 朱陆之辩
第十四讲 无善无恶:王阳明的心学
一 心外无理二 心外无物三 格物四 知行合一五 致良知
一 心外无理
二 心外无物
三 格物
四 知行合一
五 致良知
第十五讲 理只是气之理:罗钦顺的思想
一 异学驳论二 理只是气之理三 论性四 格物观
一 异学驳论
二 理只是气之理
三 论性
四 格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