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第一讲 性与天道:孔子的哲学
一 关于《论语》二 “不可得而闻”三 “性相近也”四 说和乐五 通向幸福的道路六 立与达七 论仁八 天何言哉
一 关于《论语》
二 “不可得而闻”
三 “性相近也”
四 说和乐
五 通向幸福的道路
六 立与达
七 论仁
八 天何言哉
第二讲 以无为用:《老子》的哲学
一 从《老子》第一章说起二 有生于无三 无之以为用四 企者不立五 无为
一 从《老子》第一章说起
二 有生于无
三 无之以为用
四 企者不立
五 无为
第三讲 尽心知性:孟子的哲学
一 心之官则思二 尽心知性三 性善四 知言五 养气六 仁政
一 心之官则思
二 尽心知性
三 性善
四 知言
五 养气
六 仁政
第四讲 真知之路:庄子的哲学
一 庄子哲学的关键词:知二 知的不同层次三 是非四 以明与因是五 知与我六 不知七 齐物八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九 真知与无待
一 庄子哲学的关键词:知
二 知的不同层次
三 是非
四 以明与因是
五 知与我
六 不知
七 齐物
八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九 真知与无待
第五讲 有无之辨:王弼的哲学
一 解释学原则二 言意之辨三 本体论突破
一 解释学原则
二 言意之辨
三 本体论突破
(一)“无”的含义(二)道与物(三)道与自然(四)以无为用
(一)“无”的含义
(二)道与物
(三)道与自然
(四)以无为用
四 王弼的政治哲学
(一)两种观物方法(二)“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三)无为(四)圣人人格
(一)两种观物方法
(二)“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
(三)无为
(四)圣人人格
第六讲 自然之理:嵇康的哲学
一 自然之理二 释私三 养生四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五 声无哀乐
一 自然之理
二 释私
三 养生
四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五 声无哀乐
第七讲 性分自然:郭象的哲学
一 关于郭象《庄子注》
(一)郭象《庄子》本(二)郭象《庄子注》的抄袭问题(三)《庄子注》的注释特点
(一)郭象《庄子》本
(二)郭象《庄子注》的抄袭问题
(三)《庄子注》的注释特点
二 郭象的本体论
(一)造物无主(二)自然
(一)造物无主
(二)自然
1.自然与天然2.自然与必然3.自然与理
1.自然与天然
2.自然与必然
3.自然与理
4.自然与人为
(三)理与性分(四)自为与相为(五)“适性逍遥”(六)“冥物”(七)生死
(三)理与性分
(四)自为与相为
(五)“适性逍遥”
(六)“冥物”
(七)生死
三 郭象的政治思想
(一)无为(二)无贤不可以无君(三)君德与臣德
(一)无为
(二)无贤不可以无君
(三)君德与臣德
第八讲 太极诚体:周敦颐的哲学
一 形而上学
(一)太极、阴阳与五行(二)人与万物(三)圣人
(一)太极、阴阳与五行
(二)人与万物
(三)圣人
二 治教与修身
(一)师道(二)纯心(三)礼乐(四)用刑(五)志学
(一)师道
(二)纯心
(三)礼乐
(四)用刑
(五)志学
第九讲 易兼体用:邵雍的哲学
一 观物二 体用三 体以四立四 用因三尽
一 观物
二 体用
三 体以四立
四 用因三尽
第十讲 自立吾理:程颢的哲学
一 对佛教的批判二 道学话语的建构三 天理四 生之谓性五 以觉言仁六 定性
一 对佛教的批判
二 道学话语的建构
三 天理
四 生之谓性
五 以觉言仁
六 定性
第十一讲 一物两体:张载的哲学
一 虚与气二 形与象三 参两四 神化五 感六 人性论七 性与心
一 虚与气
二 形与象
三 参两
四 神化
五 感
六 人性论
七 性与心
第十二讲 形上定体:程颐的哲学
一 形上形下二 体用一源三 生生之理四 道无无对五 公与仁六 人性论七 主敬八 格物致知
一 形上形下
二 体用一源
三 生生之理
四 道无无对
五 公与仁
七 主敬
八 格物致知
第十三讲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
一 体用二 太极三 理与气
一 体用
二 太极
三 理与气
(一)理生气(二)理气先后(三)理气动静(四)理一分殊
(一)理生气
(二)理气先后
(三)理气动静
(四)理一分殊
四 心性论五 涵养六 致知
四 心性论
五 涵养
六 致知
第十四讲 自作主宰:陆九渊的哲学
一 本心二 心即理三 收拾身心,自作主宰四 格物与静坐五 义利之辨
一 本心
二 心即理
三 收拾身心,自作主宰
四 格物与静坐
五 义利之辨
第十五讲 心外无理:王阳明的哲学
一 心外无理二 心外无物三 格物四 知行合一五 致良知
一 心外无理
二 心外无物
三 格物
四 知行合一
五 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