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导论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
一、中国新诗:创作和阐释的艰难二、进入新诗本体三、传统:百年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四、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五、旧传统与新传统
一、中国新诗:创作和阐释的艰难
二、进入新诗本体
三、传统:百年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关键词
四、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
五、旧传统与新传统
第一章 物态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化特征
一、兴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生成
1. 中国现代新诗生成的两种文化根基2. 以物起情、随物宛转的诗歌表现模式3. 现代诗人的主体创作机制4. 兴与象征
1. 中国现代新诗生成的两种文化根基
2. 以物起情、随物宛转的诗歌表现模式
3. 现代诗人的主体创作机制
4. 兴与象征
二、比与中国现代新诗的修辞
5. 远取譬与近取譬6. 近取譬的两个特征7. 变异的传统
5. 远取譬与近取譬
6. 近取譬的两个特征
7. 变异的传统
三、比兴传统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物态化特征
8. “物态化”辨9. 中国现代新诗的物态化特征
8. “物态化”辨
9. 中国现代新诗的物态化特征
四、意志化与物态化的消长
10. “意志化”辨11. 中国现代新诗的意志化趋向12. 意志化与物态化的消长
10. “意志化”辨
11. 中国现代新诗的意志化趋向
12. 意志化与物态化的消长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新诗的历史形态
一、屈骚与中国现代新诗的自由形态
1. “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2. 中国现代新诗的屈骚式“自由”3. 中西比较说“自由”
1. “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
2. 中国现代新诗的屈骚式“自由”
3. 中西比较说“自由”
二、魏晋唐诗宋词与中国现代新诗的自觉形态
4. 走向“纯诗”5. 生命与艺术6. 面对挑战
4. 走向“纯诗”
5. 生命与艺术
6. 面对挑战
三、宋诗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反传统趋向
7. 宋诗:“反传统”的诗文化原型8. 反传统的中国新诗9. 局限、变形与超越
7. 宋诗:“反传统”的诗文化原型
8. 反传统的中国新诗
9. 局限、变形与超越
四、《国风》、乐府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趋向
10. 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潮流11. 歌谣化的历史根基12. 中国新诗歌谣化的基本特征13. 自由、自觉、反传统与歌谣化
10. 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潮流
11. 歌谣化的历史根基
12. 中国新诗歌谣化的基本特征
13. 自由、自觉、反传统与歌谣化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本文结构
一、辨与忘:中国现代新诗的文法追求
1. 循环往复的辨与忘2. 两种诗法背后的两种思维3. 在“辨”与“忘”之间
1. 循环往复的辨与忘
2. 两种诗法背后的两种思维
3. 在“辨”与“忘”之间
二、协畅与拗峭:中国现代新诗的音韵特色
4. 协畅与拗峭5. 中国现代新诗的协畅化追求6. 中国现代新诗的拗峭特征
4. 协畅与拗峭
5. 中国现代新诗的协畅化追求
6. 中国现代新诗的拗峭特征
第四章 文化传统中的个体
一、胡适:两种诗歌文化的慢流
1. 在偶发与明确之间2. 两种诗歌文化:活的与死的3. 从死的诗到活的诗
1. 在偶发与明确之间
2. 两种诗歌文化:活的与死的
3. 从死的诗到活的诗
二、郭沫若:中国诗文化的自由形态与自觉形态
4. 诗的自由与自觉5. 自由与自觉的循环:郭沫若的诗歌之路6. 自由与自觉的消长:郭沫若精神结构之一瞥
4. 诗的自由与自觉
5. 自由与自觉的循环:郭沫若的诗歌之路
6. 自由与自觉的消长:郭沫若精神结构之一瞥
三、闻一多:传统心理结构的自我拆解
7. “东方老憨”8. 两种诗歌观念的并存9. 冲突:从情感到艺术
7. “东方老憨”
8. 两种诗歌观念的并存
9. 冲突:从情感到艺术
四、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10. 自然之子11. 自然之魂12. 自然之境
10. 自然之子
11. 自然之魂
12. 自然之境
五、李金发:沟通与不通
13. 象征主义:波德莱尔与马拉美14. 作为人格气质的“传统”15. “晦涩”与“不通”
13. 象征主义:波德莱尔与马拉美
14. 作为人格气质的“传统”
15. “晦涩”与“不通”
六、戴望舒:中国灵魂的世纪病
16. 爱与隐私:一个抽样分析17. 感伤的与忧患的18. 纯诗的与散文的
16. 爱与隐私:一个抽样分析
17. 感伤的与忧患的
18. 纯诗的与散文的
七、何其芳:欧风美雨中的佳人芳草
19. 自慰自赏与佳人芳草20. 中西文化与现代选择21. 何其芳特征
19. 自慰自赏与佳人芳草
20. 中西文化与现代选择
21. 何其芳特征
八、卞之琳:楼下的风景
22. “冷血动物”的认同23. 冷峭的与平静的24. 诗艺的文化特征
22. “冷血动物”的认同
23. 冷峭的与平静的
24. 诗艺的文化特征
九、梁宗岱:意志化的辉光与物态化的迷醉
25. 从“意志化”开始26. 来自“物态化”的误读27. 中西诗学的交融与交错
25. 从“意志化”开始
26. 来自“物态化”的误读
27. 中西诗学的交融与交错
十、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与叛逆
28. “弃儿”艾青29. 先锋派艺术的反传统30. 艾青的“芦笛”31. 在抗战中走向成熟
28. “弃儿”艾青
29. 先锋派艺术的反传统
30. 艾青的“芦笛”
31. 在抗战中走向成熟
十一、冯至: “远取譬”与“最为杰出的抒情”
32. 在感性抒情之外33. “远取譬”与思想的建构34. 意志的起承转合
32. 在感性抒情之外
33. “远取譬”与思想的建构
34. 意志的起承转合
十二、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
35. 晦涩与现代诗艺36. 白话、口语和散文化37. 传统:过去、现在与未来
35. 晦涩与现代诗艺
36. 白话、口语和散文化
37. 传统:过去、现在与未来
十三、袁可嘉:“现代化”与中国意义
38. 中国的新诗现代化39. 现代化不是西洋化40. 民主诗歌与人民诗歌41. 戏剧化与“经验”
38. 中国的新诗现代化
39. 现代化不是西洋化
40. 民主诗歌与人民诗歌
41. 戏剧化与“经验”
十四、任洪渊:当代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42. 中国的学院派诗人43. 作为“学院派”的任洪渊44. “双重超越”45. 生命的与文化的
42. 中国的学院派诗人
43. 作为“学院派”的任洪渊
44. “双重超越”
45. 生命的与文化的
十五、鲁迅:面对传统的“打边鼓”
46. 理性与对话47. 与初期白话新诗的差别48. 鲁迅的新诗批评:一个估价49. 历史批判与现实观照
46. 理性与对话
47. 与初期白话新诗的差别
48. 鲁迅的新诗批评:一个估价
49. 历史批判与现实观照
附录 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特征问题
一二三四
一
二
三
四
后记